前门西河沿社区的治理创新方程式
2025-07-21 16: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更是塑造“有质感”的幸福西城的“最后一公里”。

北京西城开辟《社区书记邀您来做客》专栏节目,让社区书记带领大家深入社区的角角落落,探寻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智慧,感受西城区有声有色的新变化。引领广大党员干部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当好幸福“守护者”。今天刊发第四期:前门西河沿社区的治理创新方程式。

天安门广场西侧,前门楼子脚下,一条条胡同承载着古都的历史,也面临着现代社区建设的亟待更新。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大栅栏街道前门西河沿社区党委书记张晨茜,看看社区党委是如何用一张圆桌、一个“四合院”构建胡同和谐新气象。

前门西河沿社区紧邻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这里一半胡同、一半高楼,社区结构复杂。这天上午,张晨茜又带着居民代表围坐在了居委会内。各方代表围桌而坐,摆事实、讲问题、提建议、定方法。这种高效务实的工作法,正是社区精准破解居民急难愁盼的创新利器。

不仅如此,前门西河沿社区的圆桌会议还延伸到了居委会之外。

在张晨茜的带领下,西河沿社区党委还创新推出了“立体化党建四合院”的基层治理品牌:横向以单元门为最小基层治理模块,成立“四合院”,纵向通过电梯、楼梯紧密相连,组成一个“立体大四合院”,社区党委书记也被大家称为“四合院书记”。

前门区域地理位置特殊,胡同里游客往来如梭。除了当好辖区居民的“知心人”,社区党委还成了连接游客与胡同居民的“连心桥”。

如今的前门西河沿社区,打破了新老住户之间曾经的隔阂,环境整洁有序,大家住得舒心,邻里情谊日渐浓厚。

视频:杨怡华 杨沛璇 何紫伊 卞俊杰 雒贯英

校对:王昭 卢熙

责编:王昭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