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欢歌一路故事一路风景一路新闻④|冰雪如意启新程 且以活力共未来
2025-07-22 13:2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第二站:在崇礼雪如意等地采风

夏日的崇礼,群山披翠。7月21日,晨光掠过崇礼太子城山谷,媒体采风车队驶入这座“冬奥小城”。田径、抛实心球、拔河……赛事一项接一项,研学团队一批又一批,打卡游客一群接一群……这是崇礼后奥运时代交出的转型答卷。

在奥林匹克公园的如意水岸乐园,采风队员沉浸式体验酣畅淋漓的崇礼夏日,耳边“南腔北调”的呼喊验证着这座小城的蜕变。从赛场到市场,从冬奥聚光到日常烟火,崇礼用体文旅融合的辩证法,借赛事“冬”风让冰天雪地沸腾出可持续发展的“四季热”经济。

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奥林匹克公园今年上半年举办了92项赛事,包括10项国际级赛事、18项国家级赛事。”张家口兴垣体文旅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经理孙建华告诉记者,暑期是赛事密集举办期,崇礼奥林匹克公园不仅每个周末都有赛事,周中赛事“档期”也很紧张,仅7月至8月就要举办20余项赛事活动。除举办专业赛事和群众赛事,张家口崇礼奥林匹克公园还积极承接运动队驻训,今年上半年已接待国家越野滑雪队、国家跳台滑雪队等18支运动队的6800人次驻训。

后冬奥崇礼的狂欢从一场场赛事开始。前不久,一场国内最大规模的越野跑“崇礼168”火热开跑,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1万名选手参赛,其中国际选手近300名,外地选手占比高达93.5%。赛事期间共接待游客17.04万人次,同比增长77%;旅游总消费1.68亿元,同比增长93%。这个夏天,不仅有“崇礼168”这样的顶级赛事,依托完备的冬奥场馆和相关配套,以山地户外运动为主题的各项赛事活动也不间断地上演:2025(第五届)京张全季体育旅游嘉年华、WMRA山地跑世界杯、2025年全国自由式小轮车锦标赛……2025年夏季,崇礼推出314项文旅活动,融合体育赛事、文化旅游、商贸服务等多种业态,助力赛事经济发展,打造文体消费新场景。

一日参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消费。2024—2025雪季,在赛事举办期间,崇礼观众人均停留时间达4.2天,较平时多1.7天,带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提升65%。云顶滑雪场商家创下单日销售2.6万元的雪季纪录;冬奥村酒店群入住率连续18个月超85%,赛事期间综合收益达1.2亿元。跟着赛事游崇礼,“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已成为崇礼的新标签。把赛事流量转为产业“留量”,崇礼用一场永不停歇的转型马拉松证明:冬奥点燃的不仅是冰雪激情,更是区域高质量发展的燎原之火。

从“来滑雪”到“来休闲”

山间暑气消散,一片绿意盎然,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静卧山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打卡。“这是我第一次到‘雪如意’,亲眼所见比电视里的画面更显宏伟,心里真是又骄傲又自豪。”专程从南京赶来的杜女士跟记者分享她的感受。“雪如意”是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的标志性场馆,冬奥会结束后,其在保留专业场馆本体功能基础上,逐步发展起赛训、会展、研学、旅游等多种业态,跳台顶端的环形场馆变身为全景美食餐厅,赛道升级改造成攀岩路线。

18.4℃的平均气温、71.53%的森林覆盖率、80%的地形为山地……崇礼的生态优势与户外运动天然适配。气候“宠你”、运动“宠你”、服务“宠你”、美食也“宠你”,从冬季滑雪到夏季徒步、露营、越野跑,崇礼以赛事为纽带,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滑雪”的全季旅游业态,大力发展赛事、会展、研学、旅游、康养等多种经济样态。2024年崇礼夏季接待游客达到了430万人次,游客数量首次超越了冬季,曾经的“雪国崇礼”如今以“户外天堂”之名响彻四方。

周末的崇礼城区,粤A、沪B等全国各地的车牌与京牌车辆并肩停靠。2024年12月31日,全国首条跨省低空冰雪文旅专线(珠海至张家口)在珠海莲洲通用机场首发启航,粤港澳游客驾机直抵崇礼,开启“航空+滑雪”高端消费。傍晚的太子城高铁站,复兴号列车如银色闪电驶入站台……据统计,2024—2025雪季,崇礼共接待游客523.46万人次,同比增长18%;旅游总收入60.728亿元,同比增长15.3%。从云端雪道到美食餐厅,崇礼的转身让我们看到:冬奥最宝贵的遗产不是冰雪本身,而是将“运动精神”转化为“生活场景”的创新能力。

从“一季热”到“四季火”

除了迎来大量游客,张家口冬奥村里的研学活动也人气十足。“跟着导师走‘植物探秘’路线,孩子认识了云杉、落叶松,还知道这些树能帮冬奥场馆防风固沙,比看书有意思多了。”来自上海的董女士翻着研学手册说,册子里还夹着孩子刚捡的树叶标本。

在冬奥村内,一些研学机构已经入驻。瀚林集团文行研学冬奥研学基地运营经理姜博介绍,该公司和张家口冬奥村合作建立了研学基地,改造完成了能容纳近千名学生的宿舍,并增设了射箭、书法、泥塑、手工等教室。今年1月至6月,在冬奥村接待研学4000多人次。

“今年我们对精品研学路线做了细化优化,让内容更贴近大众需求,还推出‘我的冬奥’户外竞赛类课程,吸引了不少人参与。下一步,我们打算重点推进研学内容的分层设计,让不同年龄段的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研学方式。”姜博说。

今年以来,崇礼区打造华侨冰雪博物馆和冬奥展馆两大研学旅游基地,拓展“冬奥+”“冰雪+”历史文化传承、自然生态感悟、农业资源体验和赛事活动参与4个研学主题、36个研学点位以及50条研学路线,力争今年研学旅游人数突破80万人次。

前不久,北京老人侯宝山通过线上预订,在张家口冬奥村选好了夏季康养“新家”。据介绍,张家口冬奥村自4月下旬开始招募康养旅居客、“数字游民”以来,已有上百间客房被预订。河北体育学院冰雪学院、张家口冰雪运动学校入驻冬奥村,也是首开国内高校在冬奥场馆实质性办学先河。

场馆活化、赛事引流、康养破圈……崇礼持续放大冬奥效应,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全季旅游,利用赛事活动契机,推出特色餐饮美食、住宿、停车、出行等优惠政策,助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四季全域的运动目的地。从“冬奥场馆”到“城市名片”,从“一季依赖”到“四季绽放”,崇礼的蜕变不仅是一个旅游目的地的转型,更是后奥运经济发展的生动样本,当自然生态、体育赛事、文化体验与城市功能深度融合,便能创造出超越季节的旅游生命力。

随着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加速,崇礼正在四季轮回中奏响可持续发展的澎湃乐章。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孙延明 李鹏飞 刘晓璐 王晶 何丹丹 席晓宇

长城新媒体张家口记者站

崇礼区融媒体中心

联合策划执行


作者:

长城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