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的法律服务:海法送法进社区力推 “两状” 示范文本落地
2025-07-22 13:4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5年7月18日,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与北京市社会组织法律调解中心共同走进学院路街道“石油共生大院”,以 “聊聊立案那些事儿” 为主题开展普法讲座,将法律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在详解立案相关知识的同时,重点推动 “起诉状、答辩状” 示范文本在社区落地应用,切实满足群众法律需求。海淀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团队长胡美青、法官助理李玉宇、干警刘潭,北京市社会组织法律调解中心主任暴宁宁、部分社区工作人员以及30余名社区居民参与此次活动。

活动中,法官助理李玉宇结合居民生活中常见的邻里纠纷、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等纠纷类型,详细讲解了各类纠纷的起诉条件、诉讼材料准备、管辖法院的选择、诉讼费缴纳等居民关心的问题。此外,还重点就最高人民法院推行的要素式起诉状和答辩状的撰写进行了介绍,总结了其在规范诉讼材料、提高诉讼效率等方面的优点,力求让群众看得明白、用得方便。

讲座结束后,三位干警针对社区居民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进行面对面的耐心解答,并向社区居民送上维权手册、两状示范文本等材料。社区负责人和居民纷纷表示,这次讲座内容实在、通俗易懂,解决了大家在法律方面的不少困惑,拿到的维权材料也特别实用,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普法活动。北京市社会组织法律调解中心主任暴宁宁充分肯定了此次普法活动的时效性,认为活动真正把法律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有效拉近了法律与群众的距离。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副团队长胡美青表示今后将持续关注社区居民的法律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让法律知识更好地服务群众。

此次活动为海淀法院与社区、调解组织共同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与示范文书应用搭建了良好平台。今后,海淀法院将继续加强与社区的联动,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丰富普法内容,深入开展法律宣传进社区活动,积极推广要素式文书等便民举措,为构建和谐社区、推进法治建设贡献力量。


作者:

海淀区人民法院官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