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数再提升!昌平区水务局备齐“四大件”应对防汛关键期
2025-07-22 22:3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七下八上”是北京市防汛关键期,其间降雨会显著增多,易发生极端降雨。为提升区域防洪排涝安全,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区水务局已备齐“四大件”,进一步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bfde49405db8e4ac9f1c176b0db7970.jpg

水利防洪设施是防汛的第一道防线,主要包含河道、水库、闸坝、蓄滞洪区,通过行洪、调蓄、蓄滞等调度措施保障汛期安全。截至2025年汛前,昌平区通过实施32项“23·7”灾后修复提升项目,完成水毁修复14项,同步完成东沙河和南口、白羊城3个蓄滞洪区建设,蓄洪总量将实现1669万立方米。已建成中小型水库9座,总库容约1亿立方米,推动钻子岭、西峰山2座规划水库建设,加快实施沙河闸、响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温榆河、四家庄河等6条河道正在实施提升改造,力求最大化拦蓄北运河上游洪水,减轻下游北运河行洪压力。

科学细致的山洪灾害防御是防汛的关键一环,区水务局高度重视预案的编制。目前,昌平区已编制完成1个区级、7个镇级、83个村级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完善了不同洪水频率的淹没风险图,制定了“一村一策”,明确了33条山洪沟道、83个山洪险村的10年一遇、2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的人员转移名单,按照“七包七落实”措施,落实监测预报预警责任人、避险转移责任人、预警叫应责任人,保证预警信息监测到、传达到、叫应到,及时开展群众转移和自救互救。

08744e7fbf2b1004874c75a46840ed5.jpg

此外,点面结合的内涝综合治理也是必不可少。区水务局通过对60处积水风险点、24座雨水泵站、33座下凹式桥涵开展全面排查,及时消除隐患。落实雨中巡查责任人、交通疏导及管控责任人、积水抽排责任人;开展“清管行动”,共清理雨水管线1095公里,清理雨水口(箅子)4.8万处、检查井2.2万座,清掏污染物3200余方,全力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

近年来,昌平区不断完善的防洪规划编制,进一步细化防汛相关工作。自2023年初开始对2006版《昌平区防洪规划》进行修编,规划目标年为2035年,远期展望至2050年,对全区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评估,明确防洪安全新要求,构建骨干河道、主要水库、重点蓄滞洪区等组成的防洪体系总布局。目前已完成初稿,预计今年9月底前完成终稿,为完善区域防洪提供规划支撑。

下一步,区水务局将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措施,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强化水利工程流域性洪水调度,确保安全度汛。

图文/王晶依


1118378784587905.jpg

作者:

北京昌平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