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文嚼字说说海南岛即将“封关”
2025-07-23 13: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2025年7月23日,国新办发布会上宣布,经党中央批准,海南自贸港封关定于2025年12月18日正式启动。这个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让“海南封关”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可“封关”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将给海南乃至整个国家带来哪些重大影响?

何为“封关”?“封关”,简单来说,是将海南岛全岛建成一个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实施以“‘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制度。“一线”放开,就是把海南自贸港与我国关境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作为“一线”,实施一系列自由便利进出举措;“二线”管住,是将海南自贸港与内地之间作为“二线”,针对“一线”放开的内容实施精准管理;岛内自由,则是在海南自贸港内,各类要素可以相对自由流通。

海南封关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和基础性工程,它不是把海南封闭成孤岛,反而是借封关搞活岛内自由贸易,扩大贸易半径。海南封关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运输工具,但与内地间人员往来不会发生变化。

从国家发展角度来看,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由起步探索阶段向实质性运作的重要标志;是实现2035年“自由贸易港制度体系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的关键一步;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在“双循环”中发挥市场交汇点作用的重要条件。封关后,海南与国际的联系将更加便捷,对于加快吸引全球优质要素集聚、促进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对全国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上对海南封关存在不少误解。有人认为封关就是“封岛”,进出海南变得麻烦,甚至需要“办理签证”。但实际上,封关后,除部分货物从海南自贸港进入内地需要接受查验外,大多数货物以及所有的人员、物品、交通运输工具等进出海南岛,仍按现行规定管理,大家到海南出差、旅游等,和现在一样,不需要额外办理证件,对国际游客实行免签政策,允许持有效护照的外国游客在海南岛停留不超过30天。

还有人觉得封关后海南和内地经济往来会被切断。可事实是,封关旨在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海南与内地的联系依然紧密,还能通过“二线”管理实现优势互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为内地提供改革开放经验借鉴。比如内地的制造业可以利用海南的开放政策,更便捷地走向国际市场。

为了实现封关,海南在硬件设施和软件政策上都做了大量准备。硬件上,建设了如海口新海港、海口南港等10个“二线口岸”,这些口岸将对进入内地的货物创新采取多种便捷通行举措。软件方面,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系,像实施更加优惠的货物“零关税”政策,“一线”进口的“零关税”商品税目比例将由21%提高至74%,在岛内享惠主体之间可以免进口税收流通,加工增值达到30%的可免关税销往内地。

封关后,海南会迎来诸多变化。经济上,贸易和投资更加自由便利,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均为15%的低税率优势将吸引更多企业和人才,比如跨境电商、国际贸易企业能享受政策红利,人民币逐渐实现完全自由兑换,跨境资金调度更灵活;产业上,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会加速发展,离岛免税购物额度增加至每人每年10万元,有望将海南打造成全球免税品集散地和购物天堂,医疗健康、国际教育等领域也会进一步开放升级;生活上,海南居民能享受到更多优质低价的国际商品和服务,就业创业机会增多,收入水平有望提高。

对于个人而言,海南封关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你是创业者,可以关注海南的新兴产业,利用低税率、贸易自由等政策优势,开展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业务,降低运营成本,拓展国际市场。比如在海南注册一家从事跨境电商的公司,借助封关后的政策,更便捷地采购全球优质商品,销售到内地市场。

如果你是求职者,海南的发展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特别是金融、贸易、科技等领域,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前往海南寻找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实现个人价值的提升。哪怕作为普通消费者,也能在去海南旅游购物时,享受更多的免税优惠,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国际商品。

海南封关是我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举措,它承载着国家的战略布局和发展期望。我们应正确认识封关的内涵和意义,消除误解,积极把握封关带来的政策利好,无论是投身海南建设,还是享受开放成果,都能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让个人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收获成长与财富。


作者:

晋化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