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游戏能为哲学做些什么?
2025-07-23 19:5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作为一名浸淫电子游戏世界数十载的硬核玩家,同时也作为一名高校学者,我非常欣喜地看到《电子游戏与哲学》(Philosophy Through Video Games)这本著作在出版十余年后被译成中文与读者见面。作者试图将电子游戏与传统哲学问题对接,展现游戏媒介在哲学探索中的独特价值,并通过分析《生化奇兵》《博德之门》《上古卷轴》《文明》《侠盗猎车手》和《魔兽世界》等玩家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游戏,探讨了个人同一性、存在主义、智能认知、自由意志和道德选择等传统哲学议题。虽然某些游戏案例的分析在深度上尚显不足,并且成书年代相较于当下激烈变革的数智社会略为古早,但该书的开创性意义不容忽视,它系统地论证了电子游戏作为哲学思考载体、论证工具和情境实现的合法性与必要性。

《电子游戏与哲学》,[美]乔恩·科格本、[美]马克·西尔考克斯著,施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4年9月版

实际上,电子游戏与哲学的关系远比这本书所呈现的更为深远。而且,在当下的数智社会中,电子游戏早已超越了单纯娱乐产品的属性,而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认知工具。目前,游戏已经成为我们研究“终极圣杯”——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探索工具。不同于传统的机器学习任务,游戏环境要求AI系统具备更全面的认知能力,包括空间推理、策略规划和社会互动。借助电子游戏创造出的多元游戏机制和多模态虚拟场景,人工智能学界早已着手将其打造成一种全新的科研范式:自动驾驶程序在虚拟城市中不断迭代试错,具身智能体在虚拟场景中摸爬滚打学习行动交互,人机玩家对战在某种意义上成了数智时代版本的“图灵测试”,尝试通关数百款电子游戏的人工智能程序被寄希望于实现真正的通用智能。正是对电子游戏海量资源的深度利用,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智能技术得以突飞猛进。那么,与探究智能本质最相关且以反思社会发展和技术影响为时代任务的哲学研究,又该如何因应?换句话说,在当下乃至未来的哲学研究中,电子游戏又该扮演什么角色?它是否会为传统的哲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关于上述问题的答案,在我看来无疑是确定的。传统哲学研究依赖单调的文本叙事和抽象的逻辑推理来进行观点论证与辩护,而电子游戏则通过独特真切的交互性和身临其境的沉浸感,为哲学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范式,为哲学探索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首先,电子游戏为哲学思想实验提供了理想平台。传统的思想实验如“缸中之脑”“黑白玛丽”或“电车难题”等,往往局限于文字描述,难以让人真正体会到决策的复杂性和情境的张力。电子游戏通过独特的交互机制,能让玩家直接置身于这些哲学难题之中。例如,《底特律:变人》不仅让玩家思考具身智能体的道德地位问题,更重要的是,它通过精心设计的情节和选择机制,让玩家切身感受到每个决定背后的伦理重量,并需要在程序设定和自由意志之间做出艰难抉择。这种互动式的体验,不仅让玩家对自由意志问题有了更直观的感受,也为哲学家提供了更丰富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人类的道德判断机制和决策过程。

同时,电子游戏正在重塑人类的思维模式。传统的哲学视角已不足以应对数智时代的人类社会复杂性。数智技术的剧烈变革,已经完全冲击了关于实在性的传统哲学理解。在游戏世界中,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这种现象与当代哲学中的“延展心智”(Extended Mind)理论不谋而合。正如安迪·卡拉克(Andy Clark)和大卫·查尔莫斯(David Chalmers)所认为的,人类的认知系统并不局限于大脑,而是延伸到外部工具和环境中。更重要的是,游戏界面、控制器和虚拟角色已经成为玩家认知系统的自然延伸,形成了一个扩展的认知场域。既然人工智能都可以通过电子游戏进行试错训练,那么我们人类当然也可以通过电子游戏进行训练学习。而问题的关键是,我们能从游戏中学到什么?游戏通过其动态、多维的特性,培养了一种新型认知能力,即能够快速适应数智时代各种技术的实践能力。

其次,电子游戏为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实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冰汽时代》《钢铁雄心》《文明》系列游戏要求玩家同时处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系统的互动,这种整体论的哲学系统思维培养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至关重要。在现实世界中,社会制度的改革往往面临巨大风险和成本,而游戏则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实验场域,既能让玩家体验不同的城市规划理念如何影响社会发展,还能通过模拟各种文明的兴衰,展现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博弈。这些虚拟实验不仅具有娱乐价值,更为政治哲学提供了珍贵的观察样本。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游戏中往往会涌现出设计者始料未及的现象。例如,《魔兽世界》中著名的“堕落之血事件”最初只是一个游戏设计,却意外地模拟出了真实疫情的传播模式,甚至引起了流行病学家的关注。这种涌现性恰恰反映了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为我们理解现实社会的自组织行为提供了重要启示。由此可见,电子游戏还将帮助我们预演和应对未来的社会挑战。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发展,虚拟世界将越来越多地与现实世界交织。在这个过程中,游戏不仅是技术实验场,更是社会实验场。通过游戏,我们可以模拟和评估各种社会政策的效果,探索新型组织治理和政府管理模式的各种可能性。

最后,电子游戏正在开创知识传播的新范式。古希腊时代教育与哲学从不分家,哲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行为。然而,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难以满足数字原住民的学习需求,而游戏化学习则提供了一种更为有效的方式。电子游戏可以通过精妙的解谜设计培养逻辑思维,或者通过身临其境的战争体验引发对伦理问题的深入思考。这种教育方式本质上是苏格拉底式对话的现代演绎——通过互动和发现,而非单向灌输,引导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更重要的是,多人在线游戏正在培育一种新型的集体智慧。在这些虚拟世界中,玩家自发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发展出独特的经济系统和文化规范。《EVE Online》中的社群联盟、《我的世界》中的建筑协作,都展示了人类在数字空间中组织协作的惊人能力。这些现象为研究数字时代的政治治理和集体认知意向性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而且,游戏正在发展新的叙事方式和哲学表达形式。传统的线性叙事已不足以表达数智时代的复杂性,游戏则通过其交互性和多重可能性,开创了一种新的表达和传播语言。这种新的叙事哲学不仅丰富了哲学论题表现形式,更为哲学思考提供了新的方法论工具。

回顾信息科技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电子游戏已远远超越了单纯娱乐的范畴,正在成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核心动力。正如荷兰历史学家赫伊津哈在《游戏的人》中所指出的,游戏从来就不是文明的附属品,而是文明的源头。在数字智能时代,电子游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人类的认知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文明发展路径。从认知层面看,电子游戏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通过沉浸式的交互体验,它不仅让抽象的哲学概念具象化,更培养了适应数字时代所需的系统思维和非线性认知能力。从社会层面看,游戏提供了一个安全而有效的实验场域,让我们得以在虚拟世界中探索各种社会制度和治理模式的可能性。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游戏正在塑造一种新的存在维度,并且以其独特的方式连接着人类社会的过去与未来,架构着生活世界的现实与虚拟,融合着数智时代的技术与人文。

电子游戏不仅是AGI系统的训练场,也是人类适应数智生活的练习场。通过游戏,我们得以预演未来可能面临的各种哲学和伦理挑战,探索新型社会政治治理形式,发展新的哲学问题研究工具。因此,重视电子游戏在哲学研究中的作用,不仅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更是把握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必然选择。在这个意义上,《电子游戏与哲学》虽然开创性地揭示了游戏与哲学的关联,但仍未完全展现电子游戏作为思想工具的全部潜力。但瑕不掩瑜,未来的哲学研究必将更多地转向这一领域。因为游戏不仅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得以反思人性与文明的本质,更是一扇窗口,让我们得以眺望人类文明的未来图景。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驱动认知革命的激进具身认知理论及扩展研究”(22BZX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北京理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5年7月23日第3181期

  • 作者:薛少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网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