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出安全感 “补”出宜居味
2025-07-25 20:2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绿树成荫守护岁月静好,花草相映装点宜居家园。德胜街道始终以“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安全宜居”为追求,在花园式城市建设的路上精耕细作。从给树木“修枝除险”筑牢安全防线,到为裸地“披绿添彩”填补生态空白,一系列精细治理举措落地生根,既为居民生活系紧“安全绳”,也为街巷角落铺就“绿色毯”,悄然编织出一幅充满幸福感的民生画卷。

园林工作人员修剪树枝

树木“减负”居民生活更安心

“入夏以来,这棵老槐树长得太茂盛了,树枝都伸到我家屋顶上,刮风下雨时担心树枝掉下来。现在好了,街道把多余的树枝修剪了,不仅没了安全隐患,屋里采光都亮堂了不少,心里踏实多了。”家住平房区的李大爷站在自家院门口,望着修剪一新的老槐树高兴地说道。

近日,德胜街道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树木整修行动,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树木进行集中修剪。记者在现场看到,两名工人站在高空作业平台上,一人手持降噪电锯精准切割直径约10厘米的枯枝,锯齿接触树干时溅起细碎木屑;另一人紧握尼龙绳索,随着锯口加深逐渐松绳,确保断枝以45度角缓缓下落。地面上,三名工人正用铁锨将修剪下的枝叶归拢,再用粉碎机现场处理,细碎的木屑很快堆成半米高的小山。

“大家注意脚下,这片地砖有点滑。”“阿姨,您从这边走,那边正在修剪树木。”现场,街道城管办工作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来回巡查,一边提醒施工人员系紧安全绳,一边引导路过的居民绕行。

“我们根据每棵树的具体情况制定修剪方案,采用‘机械+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对繁茂枝叶进行修剪。”现场负责人指着身旁一棵老槐树介绍,“像这棵树龄超过50年的国槐,我们特意保留了主枝骨架,只修剪病虫枝和过密侧枝,既消除隐患又不影响树木生长。”同时,施工队在平房院落附近的树木下方设置防护支撑架,防止枝叶掉落损害房屋或砸伤行人。

修剪作业结束后,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变化。“那些大树杈剪掉后,感觉院里亮堂了不少,晒被子都能晒满一整天。”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德胜街道前期组织专业队伍与社区联动,对辖区平房区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重点查看树木是否有断枝、腐朽、倾斜等隐患。“我们建立了‘一树一策’台账,对存在风险的树木标注危险等级,尤其是一些老旧平房院落周围的树木,更是需要特别关注。”同时,针对12345市民热线反映的“树枝挡光”“枯枝隐患”等诉求,街道实行“接单即办”,组织专业人员现场评估、制定方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关注汛期安全,对重点区域进行常态化巡查,确保居民生活安全。”

据统计,截至目前,德胜街道总计修剪存在断枝风险隐患的树木93棵,申请砍伐枯死树木4棵,进一步筑牢了汛期安全防线。“安全是幸福生活的基础,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细致的工作,让居民真正感受到‘生活在城市里,城市在花园里’的美好。”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裸地“披绿”街巷环境更宜人

“这坑得挖得深一些,底下要铺层碎砖排水,不然树根容易烂。”教场口街9号院东侧人行道旁,绿化队工作人员正在栽种一棵国槐。随着一场夏雨滋润,新栽种的国槐和玉兰树整齐排列,长势喜人。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德胜街道针对教场口街9号院南侧、东侧行道树缺失情况,精准补植国槐20棵、玉兰树2棵,填补了教场口街的绿化空白。“我们选择国槐和玉兰树,一是因为它们适应北京气候,二是两种树木花期较长,届时能为居民带来持久的视觉享受。”

与此同时,社区内的绿化提升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新康社区,街道绿化队工作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正在补种苔草。“现在边边角角的裸露地面都补种了,一眼望去像‘绿毯’一样,大热天感觉凉快不少。”参加补植活动的居民志愿者说道。

“补绿不是简单种草,得科学规划。”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前期20个社区对裸露地面进行排查统计,再根据光照、湿度等条件选择苔草品种,“这种草耐阴耐旱,不用频繁浇水,特别适合社区边角地带。现在不仅灰尘少了,下雨时雨水顺着草叶渗进土里,再也没出现过水土流失的情况。”截至目前,辖区共完成补植4426平方米,消除居民小区裸露地表32处。

德胜街道的花园式城市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从补植苔草到补种树木,从社区绿地到沿街公园,每一处绿化都承载着街道对居民生活的关怀。在双旗杆社区,曾经普通的绿化带如今被扮靓,成为集通行、观赏、休憩、雨水收集于一体的多用途线性公园;建设滨河步道,打造亲水平台,点亮河畔夜景,北护城河“爆改”城市氧吧;从单调的人行道路到“三横两纵”的多样植物景观,总长度约3公里的六铺炕慢行体验画廊如一幅长轴画卷缓缓展开……

通过持续努力和实践,德胜街道正逐步实现居民“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安全宜居”的美好愿景,相关负责人表示,街道将继续深化绿色空间精细化管理,拓展社区绿化覆盖范围,健全长效维护机制,打造生态更优、环境更美、生活更幸福的绿色宜居家园,以高质量生态环境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王双文 姜灏摄


作者:

北京西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