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二届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作曲与指挥比赛(Rachmaninof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for Pianists, Composers and Conductors)在莫斯科落下帷幕。在28位获奖者中,中国选手共获得8个奖项,涵盖钢琴、作曲与指挥三个组别,充分展示了中国青年音乐人才在多元领域的综合实力。
作为新设立的国际音乐赛事,本届比赛吸引了全球音乐爱好者目光。线上直播观看量逼近千万人次,覆盖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社交媒体与新闻报道收获超2.5万条评论。赛事共收到25个国家和地区的532份申请,最终65位选手入围现场赛,评委阵容同样国际化,涵盖越南、日本、罗马尼亚、美国、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专业人士。
钢琴、作曲组 中国选手表现亮眼
钢琴组中,中国选手在前列名次表现亮眼。中国选手明睿与俄罗斯选手弗拉基米尔·维什涅夫斯基(Vladimir Vishnevsky)获得并列第一名,二人分别就读于俄罗斯中央音乐学院表演艺术学院与莫斯科音乐学院。来自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中国选手金玉赫及俄罗斯选手亚历山大·克尼亚泽夫并列第二名。中国选手廖挺弘与俄罗斯选手菲利普·鲁坚科(Philipp Rudenko)并列第三名,两位均为莫斯科音乐学院学生。第五名空缺,第四名和第六名分别为英籍华裔选手周诺亚(Zhou Noah)和俄罗斯选手德米特里·别列兹尼亚克(Dmitry Bereznyak)。
作曲组第一名为西班牙选手何塞·曼努埃尔·加西亚·霍尔米戈(José Manuel García Hormigo),他毕业于阿拉贡高等音乐学院,主修作曲的同时还接受了即兴和爵士钢琴演奏训练;俄罗斯选手斯韦特兰娜·涅斯捷罗娃(Svetlana Nesterova)和阿列克谢·克拉申尼科夫(Alexey Krasheninnikov)并列第二名;哈萨克斯坦选手达斯坦·卡尔马甘别托夫(Dastan Kalmaganbetov)和俄罗斯选手爱德华·基普尔斯基(Eduard Kiprsky)并列第三名;第五名为俄罗斯的加琳娜·齐加诺娃(Galina Ziganova)。中国选手曹续、林家杰分别获得第四名和第六名。
本次赛事中年龄最小获奖者、18岁的金玉赫是首次参加成人赛事,他于202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师从杨韵琳;曾在2023年丹麦奥胡斯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奖,是当年该组别中惟一获奖的中国选手。金玉赫介绍:“比起青少年钢琴比赛项目,本届赛事规模更大、赛制时间更长,对手实力更强,曲目数量也大幅度增加,大约有4个小时的曲目量。”本次在决赛环节,他与俄罗斯国家模范交响乐团合作演奏了普罗科菲耶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与拉赫玛尼诺夫《第三钢琴协奏曲》。他分享,在赛前与指挥交流时,双方更多的沟通内容聚焦在乐章处理、情绪表达以及弦乐与钢琴配合等具体细节上,“指挥会尊重演奏者的处理方式。”此外,作为该赛事的特色项目,钢琴组选手在第三轮还需与声乐歌唱家合作完成比赛。这也是金玉赫之前较少接触的领域。在备赛阶段,他特意找了声乐系的同学进行合作练习,“通过这次实战,我不仅提升了对声乐伴奏形式的认知,也学会了如何与母语为俄语的歌唱家默契配合,加深了我对俄罗斯音乐文化及语言的理解。”
中国青年指挥斩获佳绩
指挥组方面,俄罗斯选手奥列格·胡佳科夫(Oleg Khudyako)获第一名,中国选手孙一行和俄罗斯选手尼古拉·津曼(Nikolai Tsinman)并列第二;并列第三为俄罗斯选手阿列克谢·阿斯拉诺夫(Alexey Aslanov)和白俄罗斯选手尤里·德米多维奇(Yuri Demidovich);第四名为中国台湾指挥家廖元宏;第五名和第六名分别为意大利的菲利波·德西(Filippo Dessi)和韩国的金善。特别奖颁给了未进决赛但表现出色的几位选手:钢琴组的中国选手云旭华、日本选手杉本沙织,作曲组的俄罗斯选手爱德华·基普尔斯基(Eduard Kiprsky)和白俄罗斯选手尼娜·西尼亚科娃(Nina Siniakova)。
孙一行是中国音乐学院指挥系2022级本科生,他在获奖后感慨:“很高兴和荣幸能与这些优秀的乐团同台合作,尤其是决赛环节执棒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演奏拉赫玛尼诺夫《第一交响曲》和《第二钢琴协奏曲》的经历令我难忘。通过这次比赛,我有机会与不同乐团合作,并体会到它们之间的风格差异。”他提及,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对他个人的特殊意义,“它就像一个老朋友一样,无论人生还是学习处在何种阶段,都能重新翻阅并从中获得力量。”他认为自己获奖的原因在于“我先感动了自己,找到了与作品情感连接的部分,这样才有可能感动乐团进而感动观众——艺术表演者首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他人”。
覆盖三大门类
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作曲与指挥比赛创立于2021年,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兴综合性古典音乐国际赛事之一。作为俄罗斯重点打造的文化品牌赛事,它与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并列,兼具深厚的文化纪念意义与鲜明的国家文化战略色彩——赛事由俄罗斯联邦政府文化部参与设立,俄罗斯国家音乐演出机构Rossconcert主办,其发起人与艺术总监为荣获俄罗斯“人民艺术家”称号的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Denis Matsuev)。
尽管全球已有多个以拉赫玛尼诺夫为名的钢琴比赛,但拉赫玛尼诺夫国际钢琴、作曲与指挥比赛是惟一同时覆盖“钢琴、作曲、指挥”三大门类的大型国际赛事。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柴科夫斯基国际音乐比赛的补充,更侧重于文化传播与青年人才培养,首届比赛便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名选手。比赛的宗旨是建立一个让当代钢琴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交流和展示的权威平台,不仅致力于对拉赫玛尼诺夫作品的致敬与传承,更着眼于对年轻音乐家的发掘和鼓励。
首届拉赫马尼诺夫国际钢琴、作曲与指挥比赛举办之时,正值纪念拉赫玛尼诺夫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准备阶段。该赛事的最大特色正在于它完整体现了拉赫玛尼诺夫集钢琴家、作曲家与指挥家于一身的三重身份,因此设立三个组别,以全面缅怀这位全才音乐家。最终获奖者得以近距离接触拉赫马尼诺夫的私人物件,这一过程还被制作成纪录片《拜访拉赫马尼诺夫》(Visiting Rachmaninoff),并于今年比赛开始前播放。
第三届拉赫马尼诺夫国际钢琴、作曲与指挥比赛预计于2029年举行。
徐依婧 谷宇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