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在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工委的大力支持下,房山区精准选派137名第七批驻村第一书记到村开展帮扶工作。任职以来,他们抓班子带队伍、强治理促和谐、办实事惠民生,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活力。特别是,依托房山区第一书记“争先锋 促振兴”“一五八”服务体系,横向牵手、向上对接、向下延伸,切实打破了“1名第一书记只服务1个村”的传统模式。为弘扬先进典型,全面展示房山区第七批第一书记驻村帮扶的精神风貌和工作成效,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他们的担当精神、时代风采。
那奇
石楼镇夏村第一书记
那奇,北京理工大学派驻石楼镇夏村第一书记。
他通过校村联动充分激发党建活力,积极推进北理工明德书院与夏村开展红色“1+1”共建活动7次,组织北理工师生在夏村幼儿园百米外墙创作“二十四节气”与“君子六艺”主题墙绘,推动夏村入选2024年全国春节“村晚”示范点。他着力提升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效能,探索总结“夏村办法”,推动全村接诉即办工单量较上年度减少近50%。
他积极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将夏村夜市打造为“京南第一市”,目前,夏村夜市已承办房山区春节活动启动仪式等多项大型文化活动,接待游客90万余人次。他坚持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积极推动北京理工大学与石楼镇中小学联合开展“科技之光 点亮梦想”等系列活动22次,推动500余名中小学生接触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前沿科技,助力石楼中学在房山区中学生时事辩论赛中摘得桂冠。2025年3月,他受聘为石楼中学科技副校长,聘期至2027年,为乡村教育注入持久动力。
黄俊龙
蒲洼乡东村第一书记
黄俊龙,北京房山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派驻蒲洼乡东村第一书记。
他坚持攻坚克难,面对村庄产业基础薄弱现状,积极推动产业发展升级,牵头推进食用菌大棚智能化改造,完成113个大棚有害菌棒清理,筛选12个优质品种种植于80余个大棚,实现菌类产量提升30%,品质显著优化。他积极破解“23・7”极端强降雨受灾村民安置问题,历经36天沟通,仅用2天完成32座民坟迁址,为49套安置房开工奠定基础,并同步完成村内道路、鱼塘、饮水管线修复及公共设施修整工作,推动村民生产生活秩序快速恢复。
他积极推动富民增收,以“农旅融合、产销联动”为抓手,深挖村内小米、食用菌等优质农产品资源,构建线上线下立体销售网络,积极参加“活力东城、大美房山”“第一书记送菜进社区”等线上线下售卖活动12次,累计销售农产品8000余斤,实现村集体增收近10万元。他联合多所高校举办“京西山巅,星海畅游”生态文化旅游节活动,牵头策划活动宣传视频,点击量突破13万次,吸引近400名游客观光体验,带动民宿、采摘等产业增收超3万元,切实提升了村庄文旅知名度。
赵帆
长阳镇长营村第一书记
赵帆,房山区委卫健工委派驻长阳镇长营村第一书记。
她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牵头推进“残疾人居家环境无障碍改造”工程,针对肢体残疾、视力残疾等不同群体特点,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涵盖扶手加装、智能马桶、低位灶台改造等多项个性化服务,累计惠及27户残疾人家庭,切实将“无障碍”关爱送到他们心坎上。
她充分发挥派出单位资源优势,邀请知名专家团队为村内老人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先后组织开展健康义诊知识讲座7次,为村民提供优质医疗服务和健康科普知识,累计服务已达900余人次。她多方筹措资金10万余元,牵头规划并建成村内首条标准化健康步道485米,既美化了村貌,又引领了健康风尚。
及识宇
史家营乡柳林水村第一书记
及识宇,房山区司法局派驻史家营乡柳林水村第一书记。
他积极挖掘村内红色历史事迹,对3万余字的《血与火——北京百花山抗日斗争》进行勘误、整理、校对和录入工作,配合区传统村落志编纂委员会、区史志办和史家营乡政府完成《房山区柳林水村志》编辑校对工作,助力村落文化传承。
他积极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创新总结“三用三解”工作方法,推动全村接诉即办成绩上升至全乡前列。针对村内宅基地确权登记试点工作涉及的诸多法律问题,多次组织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专家现场指导,1个半月时间内完成全村421户的确权登记工作,牵头解决一般争议和隐患83户,委托区矛盾纠纷多元调解中心解决复杂疑难争议45户。
谢辉
大石窝镇北尚乐村第一书记
谢辉,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派驻大石窝镇北尚乐村第一书记。
他积极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依托村域旅游资源优势,大力推进民宿良性运转,牵头制定民宿管理制度,落实民宿日常运营指导及监管责任,并积极鼓励外出青年回村创业。目前村内已有民宿47家,年接待人数6000余人次,收入180余万元。
他着力改善村域人居环境,对村内60余个问题点位进行无死角大清理,共清除垃圾106吨。积极开展绿化改造工作,撒播草籽200余斤、种植观赏植物1000余株,新增绿化面积超过1万平。通过在村口复耕地块种植油菜花,成功打造网红打卡地,每天接待300余人前来观赏,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