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一线是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最前沿。当前,西城区正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城实践“2-1-1-5-2”框架体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居民群众。今天,“北京西城”微信公众号刊发第九十三期“一周基层速览”专栏,关注各街道一周新闻动态,集中展示亮点特色活动、经验机制做法。
01
德胜街道“三伏贴”暖心行动
走进快递站点
7月21日,德胜街道总工会携带承载着夏日关爱的“三伏贴”,走进辖区顺丰速运站点,开启一场“送健康、送服务”的暖心行动。从穴位辨识到贴敷技巧……活动现场,工作人员“手把手”进行现场教学,耐心细致地指导每一位小哥正确使用“三伏贴”,确保传统中医养生的智慧能转化为守护健康的屏障。顺丰站点是本次“三伏贴”暖心行动的首站,后续将陆续覆盖辖区更多新就业群体。新就业群体是城市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健康福祉始终是工会服务的重中之重。下一步,街道总工会将继续聚焦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不断创新服务形式,拓展服务内容,将“娘家人”的温暖与保障做实做细,切实提升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02
什刹海街道开展军民交流活动
日前,西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什刹海街道在柳荫街社区举办“情系边海防 共筑家国情”军民交流活动。活动中,边海防官兵及家属代表在柳荫街社区工作者的引导下,参观了双拥小广场和双拥展室。一幅幅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展品,生动展现了什刹海地区延续数十年的双拥传统。在精心设计的互动环节,官兵与居民共聚一堂包饺子,揉面、擀皮、包馅,手法从生疏到熟练,充满欢声笑语。非遗团扇绘制环节,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家属们绘制了寓意平安的团扇。集体生日会上,当插着蜡烛的蛋糕被推上舞台,官兵与家属代表共同许愿,现场齐唱生日歌的温馨场景令人动容。
03
西长安街街道举办主题党日活动
日前,西长安街街道西单地区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开展“廉洁西单·联建同心”主题党日活动,创新活动形式,将廉洁文化与红色基因深度融合,吸引了西单商圈企业单位党员代表30余人参加。活动结合商圈经营特点,从“两新”组织党员的岗位职责出发,剖析商业领域廉洁风险案例、解读廉洁自律准则,要求党员们筑牢“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思想堤坝。在手工制作环节,党员们以“梅兰竹菊”为主题创作烧箔画。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大家精心烧制金箔、银箔,勾勒出“四君子”的挺拔风骨。一名党员手持自己完成的“竹影”烧箔画说:“烧箔需心静如水,正如党员修身要持之以恒,这样的活动让廉洁教育更有温度。”
04
大栅栏街道“心灵充电站”焕新开放
四合院里的心理健康港湾
日前,大栅栏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中心在三井社区炭儿胡同25号正式亮相,这座藏身传统四合院的“心灵充电站”,以历史底蕴与现代心理服务的融合,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心灵避风港”。该中心依托老北京四合院的静谧环境,设置科普宣教、心理评估、咨询干预、减压调适、团体活动五大功能区,可提供一对一心理咨询、团体心理疏导、压力管理等个性化服务。居民既能在科普区学习情绪调节知识,也能在减压区通过专业设备放松身心,团体活动区还将定期举办亲子互动、职场解压等主题活动。该中心由街道主导建设,整合专业心理咨询师团队,针对上班族、老年人、青少年等不同群体需求,提供从心理评估到干预疏导的“一站式”服务。目前已开通400-100-2820预约热线,每周一至周五9:00-17:30开放,居民凭身份证即可免费预约体验。
05
第十八届“天桥大学生社区主任助理”
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为深化校地合作,引导青年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服务民生,第十八届“天桥大学生社区主任助理”社会实践活动于近日圆满落下帷幕。在为期三周的实践中,大学生们深入天桥街道各机关部门与社区一线,以专业学识助力基层治理,为社区注入青春活力。实践中,学生们精准对接街道重点项目攻坚小组及香厂路、福长街等社区。在机关,他们参与日常公文处理、政策宣传材料撰写、会议策划及社区调研,锤炼行政与沟通能力;在社区,助理们协助网格员登记居民信息、排查安全隐患,投身环境治理、文化活动组织等工作,用心用情服务居民“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社区工作者和居民的广泛认可。
06
“四季‘植’韵”润街巷
新街口街道开展二十四节气
植物探索系列活动
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春分到大暑,新街口街道持续开展“旧书新知·四季‘植’韵”二十四节气植物探索系列活动,将旧书交换、节气科普、植物观察与手绘创作相融合,串联起一场场文化盛宴。活动中,旧书“漂流”成效显著。孩子们抽取旧书盲盒,用旧书交换结识“书友”并共读相关书籍,以故事串联文学与节气,9场活动累计交换超200册旧书,实现了资源循环与情感联结。同时,活动推动文化“破圈”,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各社区联合高校、医院等“文化合伙人”,通过解读节气密码、中医体验等活动形式,让节气文化融入生活。活动还设有手绘环节,大家将一幅幅植物画拼接成“新街口二十四节气长卷”。未来,街道将持续开展系列节气活动,深耕“一节气一植物一主题”特色模式,让旧书漂流、节气课堂、绿色创作在新街口焕发生机。
07
讲动人故事 传时代强音
西城区百姓宣讲团走进金融街街道
7月22日,“强国复兴有我”2025年西城区百姓宣讲团走进金融街街道开展专场宣讲,讲述西城故事,传递奋斗能量。街道青年干部、社区居民、地区首都文明单位代表等现场聆听四位宣讲员讲述奋进新时代的动人故事,领略“强国复兴有我”的铿锵誓言。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肖澄迎作为文艺宣讲师,将美育的种子播撒在宁夏闽宁镇;非遗剪纸传承人谢灵执剪十五载,让古老技艺焕发时代光彩;浦发银行职员关磊用三通电话诠释金融为民的真谛;西城女子铁骑队队长郭宇航驾驭600斤警用摩托,日夜守护承载千年历史的北京中轴线。四位宣讲员以质朴语言绘就奋斗画卷,激励街道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汲取力量,砥砺前行。
08
打通健康保障“最后一公里”
椿树街道为人户分离群众送义诊
“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户籍所在地街道的义诊服务,太方便了!”日前,亦庄中信新城2号楼里暖意融融,椿树街道联合亦庄中信新城物业及椿树街道辖区医疗机构,为居住在此公租房内的户籍居民开展健康义诊活动。此次义诊聚焦人户分离群众就医不便的痛点,提供免费测血糖、量血压、中医把脉、按摩等一站式服务。现场,医护人员细致检查、耐心答疑,居民们有序排队,不时与医生交流健康困惑。“我们人户分离,平时看病来回跑太费劲,这次街道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几分钟就摸清了身体状况,真是太贴心了!”居民张叔叔高兴地说。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持续关注此类群体的实际需求,创新服务模式,让更多人户分离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暖心的服务。
09
陶然亭街道举办
“强国复兴有我”百姓宣讲汇讲活动
7月24日,“强国复兴有我”2025年西城区百姓宣讲团走进陶然亭街道,来自不同行业的5位宣讲员现场讲述逐梦前行的百姓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西城区党员干部群众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五位宣讲员中,有见证神舟二十号成功发射的新华社记者,有用非遗剪纸记录时代变迁的传承人,有传承红色基因的当代金融人,有为群众排忧解难的社区书记,还有刚柔并济的“铁骑玫瑰”。他们立足本职岗位,以真挚感人的故事诠释了新时代的奋斗精神,赢得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活动还特别邀请了街道“亭畔有声”百姓宣讲团的成员,分享他们在建设“美好陶然”过程中的亲身经历。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首都干部群众的责任担当和家国情怀。
10
从百万庄到中轴线
展览路街道带领孩子们解锁家园历史密码
在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之际,展览路街道以“家园记忆·古都脉动”为主题,带领百万庄地区青少年探秘从“我的家——百万庄”到北京中轴线的历史文化,激发深层次的家园认同感。活动在百万庄图书大厦“考工书坊”举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百万庄记忆”展览,通过了解身边建筑的历史,建立起与家园的情感连接。随后,老师对中轴线的讲解更是带领孩子们开启了一场更加绚丽的文化之旅,孩子们惊叹于中轴线设计规划的巧夺天工,对古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次活动不仅是一堂穿越古今的“历史课”,更是一场启智润心的“思政课”。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主动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自己的点滴行动守护美好家园、助力首都建设。
11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奋进力量
月坛街道组织青少年参观京报馆旧址
为引导青少年深入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月坛街道白云观社区组织辖区青少年走进京报馆旧址,通过实地参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工作人员与小小讲解员引导下,孩子们依次参观《京报与京报馆》《百年红色报刊》等展区,泛黄的手稿、陈旧的钢笔与珍贵报刊,生动呈现邵飘萍等报人“铁肩辣手”的革命历程;情景还原的编辑室、多媒体展示的生平故事,让青少年感受到邵飘萍揭露社会黑暗的勇气……活动以红色报刊为脉络,将历史课本上的事件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记忆,既帮助青少年构建完整历史认知,更以邵飘萍的担当精神为标杆,引导他们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价值观。参观结束后,孩子们纷纷表示,要传承先辈精神,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2
广内街道“少年说宣南”
文化讲解志愿服务队开讲了
近日,广内街道团工委充分发挥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作用,联合沈家本故居,依托广艺家·社区青年汇,精心打造“少年说宣南”文化讲解志愿服务队,引导青少年以研学厚积底蕴、以实践淬炼表达、以讲解传播文化,让辖区历史文化在童声中焕发新生。“这座建筑是沈家本先生晚年著书立说的地方——枕碧楼,承载着他晚年‘以法济世’的理想……”经过培训的小小讲解员们落落大方地向大家介绍枕碧楼的建筑特色与历史渊源。下一步,街道团工委将继续以辖区文化地标为校外课堂,打造贯通“受教育—做志愿—传文化”全链条校外实践教育活动,把辖区文化的厚重底蕴转化为童声里的鲜活故事,让志愿精神与辖区文化在一遍遍讲述中接力传承、生生不息。
13
牛街街道“马院进社区”
抗战英雄课开讲
近日,牛街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邀请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宣讲团成员开展“马院进社区·抗战故事会”主题宣讲,以“理论+故事+互动”的形式,为辖区青少年带来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宣讲团成员徐慧萍聚焦于四个闪耀人性光辉与民族气节的英雄故事,将孩子们带回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假如你是狼牙山五壮士中的一员,弹尽粮绝、敌人逼近、身后是悬崖,你会如何抉择?”“如果你是13岁的王二小,面对敌人的刺刀逼问带路,你又会怎么做?”活动中,她巧妙设计的问题,引导孩子们设身处地思考英雄的抉择,感悟信仰的力量。“今天的历史课让我更加深刻体会到了‘英雄’二字背后的含义,虽然出生在和平年代,但仍要学习先烈们坚强不屈的精神,我会更加努力地学习,长大以后报效祖国!”一位参加活动的青少年表示。
14
打造军民融合新地标
白纸坊街道启用双拥文化街区
近日,白纸坊街道双拥文化街区正式启用。该街区以南菜园街为主线,融合地域历史、非遗文化及纸文化特色,整合拥军资源,构建军地共建共享新平台,为双拥工作注入新活力。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街道双拥文化街区以“爱在坊间”为主旨,拓展“爱惠军”“爱共融”等五大内涵,通过建设三大宣教基地,常态化开展国防教育、红色宣讲、非遗进军营等活动,既为部队官兵提供服务,也让居民厚植崇军情怀,践行军民团结理念。“双拥文化街区的启用是街道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探索。”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街道将持续优化宣教基地、拥军服务站点等载体,丰富双拥书画展、老兵宣讲等活动,让“爱我人民爱我军”旋律持续回响,为双拥工作新篇章贡献力量。
15
广外街道举办庆祝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主题活动
近日,广外街道举办“红墙辉映军旗耀 军民同心向未来”主题活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辖区现役军人、退役老兵、军属及优抚群体等齐聚一堂,共叙军民鱼水深情。《淬火成钢》《不朽的抗战》《扇舞乾坤》……活动现场,文艺节目演出精彩纷呈。军民共融的精神风貌和爱国热情,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观众。活动以短片形式回顾了街道军民携手共建的奋进历程,一幅幅鲜活画面勾勒出“军政军民一家亲”的生动画卷。此外,街道发布2025年拥军服务季“社会化拥军服务项目”,服务范围涵盖医疗优待、文化惠民等多个领域。下一步,街道将持续以“党建红”引领“双拥情”,擦亮“马连道双拥一条街”品牌,让军民鱼水情在服务与活动中不断升温。
文图:西城融媒记者通讯员联合采写拍摄
校对:王昭 卢熙
责编:王昭
审核:侯明月
签发:李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