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工大深度参与的《中国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2025-07-29 10:3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7月25日,《中国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简称:《路线图》)研究报告在京发布。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简称:21世纪中心)副主任陈其针、张永涛,专家组组长、北京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聂祚仁等出席发布会,来自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清华大学等20余家单位的50余位专家参加会议。

《路线图》是在国家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战略背景下,由科技部委托、21世纪中心牵头组织实施的国家级重大研究任务,是国家科技支撑“双碳”目标实现的三大重要任务之一。编制工作历时五年,汇聚了以北京工业大学聂祚仁院士为组长,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教授、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为副组长的强大跨学科专家组,组建了覆盖国内重点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的百人专家团队。该研究报告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在系统性规划碳中和关键技术路径方面迈出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一步。

陈其针表示,《路线图》研究报告是上百家单位、三百多位顶尖专家秉持“十年磨一剑”的执着精神和矢志科技报国的情怀,历经五年心血共同铸就的集体智慧结晶,是科学家心系“国之大者”的生动写照。报告的核心结论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系统性技术支撑。展望未来,21世纪中心将致力于把《路线图》研究报告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长效品牌,持续进行更新迭代,为国家“双碳”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持久、权威的科技支撑。

聂祚仁校长系统介绍了报告编制的基本情况、历程、定位及整体考虑。聂校长表示,《路线图》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汇集了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关键领域百余位顶尖专家组成的强大团队,历时五年精心打磨而成。报告确立了“需求牵引—技术识别—体系构建—评估规划—路径设计”的研究思路,旨在构建符合我国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的碳中和技术体系,明确技术发展路径,并着力破解技术落地障碍。其定位是为国家“双碳”战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科研创新锚定方向,为产业转型明确技术路线。

专家组副组长、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教授详细阐述了报告的主要结论,清晰描绘了不同阶段的主导技术路径及协同方案:2035年前能效提升技术将发挥主要减排作用;从碳达峰至2050年,零碳电力与燃料替代技术的贡献将显著增大;2035年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及碳移除技术的作用将日趋凸显。

发布会上,来自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单位的专家代表对研究报告进行了点评,高度评价《路线图》研究报告的战略价值,认为其系统性强、权威性高,为国家“双碳”工作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指引。

《路线图》编写工作组副组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崔素萍主持发布会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知名专家学者,围绕《路线图》研究报告的核心观点、技术发展方向与关键问题、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协同挑战、国际竞争与合作机遇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其中,《路线图》编写专家组成员、北京工业大学吴玉锋教授围绕“如何推动实现跨行业协同与系统性变革”主题作专题发言。与会专家就建立“技术验证平台+应用场景开放”双轮驱动机制以打通研发到商业化瓶颈、设计覆盖上下游的碳成本分担方案缓解高排放行业转型压力等提出了具体建议,并就未来报告的更新迭代方向进行了前瞻性探讨,为持续优化《路线图》研究报告提供了宝贵思路。北京工业大学刘宇教授参加会议及相关活动。

北京工业大学在国内率先聚焦国家“双碳”目标进行有组织科研和教育教学改革,并深度参与《路线图》及国家“双碳”目标相关科技行动。2021年3月4日召开的科技部碳达峰与碳中和科技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编制《中国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被列为科技部加快碳中和技术创新3项重点任务之一,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编写。为落实工作部署,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组织成立了由聂祚仁校长担任组长,清华大学张希良教授、北京理工大学魏一鸣教授为副组长,由国内各碳中和领域优势单位专家组成的编写专家组,全面覆盖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相关领域,并获得了全国百余位专家的技术支持。在过去的五年多时间里,专家组与工作组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调研、分析和研究工作,历经数十轮专题研讨和上百次修改完善。面向我国碳中和科技发展需求大、任务重等挑战,以及开辟产业新赛道的潜在机遇,《路线图》立足长远,进行了前瞻性布局和系统性规划。围绕支撑中远期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关键科技需求,通过追踪国际技术前沿,结合我国实际发展情况,创新性地构建了“5+1”碳中和技术体系,基于对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的客观评估,提出了分阶段的科技创新重点任务、关键领域减碳技术推广建议及保障措施,为碳中和战略决策实施提供科技支撑,为政府部门、行业领域、科研机构等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下一步,北京工业大学将继续聚焦“双碳”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首都重大需求,进行有组织科研和技术攻关,为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北工大贡献。

来源:材料学院、CSSD气候变化工作委员会

图片来源: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

文字:曹雨

排版:赵子安

编辑:吕洋、姜琨

审核:钟嶷盛

版权声明:工小V原创不易,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

北京工业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