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在秦港股份九公司货运现场,一只机器狗正迈着矫健的步伐穿梭在煤炭堆场,进行皮带机巡检。
机器狗,学名四足机器人,是一种腿足式的仿生机器人。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机器狗凭借可爱的外形、多样的功能,以及灵活的运动能力和智能交互特性,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便利与可能。
秦港股份九公司工作人员在堆场内对四足巡检机器人进行作业前的例行检查。记者刘剑 通讯员 曹建雄摄
“这款机器狗堪称智能巡检的‘全能选手’,它集成了我国自主研发的仿生控制技术、边缘计算能力和5G物联系统,致力于破解港口巡检长期存在的环境恶劣、安全隐患等难题。”秦港股份九公司技设部部长李艳成介绍。
据了解,机器狗搭载了传感器和摄像头,不仅可以实时监测安全隐患,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还能收集货物信息、设备状态、环境参数等数据,用于分析和优化港口的作业效率。它背上不仅有高清摄像头和热成像摄像头,还有声音识别系统,不仅可以看还能听。在巡检过程中可以检查机器工作是否正常、是否有异常升温、皮带是否跑偏等,一旦发现问题就会在系统中发出警报。
假如机器狗在工作中一旦检测到皮带边缘偏移临界值,会立即启动三级报警机制,现场声光警示、中控屏弹窗提示、移动端推送消息同步进行。这种“发现—判断—响应”的闭环处置流程,将事故处置时效从过去的小时级大幅压缩至分钟级。
机器狗具备跨越30厘米障碍的能力,适应零下20℃至55℃的极端工况,并有效抵御港口盐雾腐蚀;后台的智能运维平台如同“智慧大脑”,不仅能整合分析全港区设备健康数据,还具备学习进化功能。工作人员只需轻点触屏,就能随时调取任意区段的运行日志、温度曲线和维修记录,极大地提升了设备运维效率。
传统巡检需要工人每天徒步十几公里,如今借助数字孪生技术,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就能掌握设备的三维立体信息。未来,根据其传回的海量数据,可以为港口运营提供能耗优化建议、设备寿命预测等增值服务,推动传统物流枢纽向智慧生态平台转型升级。
李艳成表示,从人力巡线到AI值守,从被动检修到预防性维护,机器狗的广泛应用将重新定义港口运维的新标准,一场港口运维领域的技术革命正悄然发生。
来源:秦皇岛Plus(记者:康美思)
编辑:崔婷婷 编审:高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