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热得离谱,气象局连发了半个月高温橙色预警,而我家的空调,在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突然 “咔嗒” 一声,停止了运转。
起初我还以为是空调在闹脾气,重启了几次,可它就像个耍大牌的明星,怎么都不肯开工。这下好了,我直接被丢进了一个“蒸笼”,开启了一场和“热魔”的战斗。
我对着空调使出了“河东狮吼”:“你给我起来工作!看看这温度,都快把我烤成北京烤鸭了!” 然而空调无动于衷,我只能无奈地拿起手机,开始在网上搜索“空调罢工急救指南”。
按照网上说的,我先检查了遥控器,发现电池还有电,又跑到外机那里查看,结果差点被滚烫的金属外壳烫掉一层皮。折腾了半天,还是没找到问题所在。这时我灵机一动,想起小区群里有人说过认识修空调的师傅,赶紧在群里发消息求助。
等待师傅的过程中,我决定先采取一些自救措施。我翻出了家里尘封已久的小风扇,满心期待地插上电,结果那风扇慢悠悠地转着,吹出来的风就像是从太上老君炼丹炉里冒出来的,越吹越热。我又搬来一桶凉水,打算用湿毛巾敷额头降温,可毛巾刚敷上,没一会儿就被体温烘干了,活像一块被晒干的抹布。
就在我快要绝望的时候,修空调的师傅终于来了。师傅戴着墨镜,穿着工装,看起来一副很专业的样子。他对着空调左敲敲右看看,捣鼓了好一会儿,然后一脸严肃地告诉我:“压缩机坏了,得换个新的,今天没零件,明天才能修好。”说完,他潇洒地转身离去,只留下我在原地欲哭无泪。
没了空调,这个夜晚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我躺在床上,感觉自己就像铁板上的鱿鱼,翻来覆去怎么都睡不着。汗水不停地从额头、后背流下来,把床单都浸湿了。我尝试数羊催眠,可数到第一百只的时候,羊都被热得变成了烤全羊。
第二天,我实在受不了了,决定去商场避暑。一进商场,那凉爽的空气就像久旱后的甘霖,我贪婪地呼吸着。我在商场里东逛逛西逛逛,一会儿在电器区蹭空调,一会儿在美食区解馋。正当我享受着这来之不易的清凉时,突然听到广播说商场要闭店消毒。我只能依依不舍地走出商场,刚一出门,热浪就扑面而来,那感觉就像一头扎进了热水锅里。
回到家,我又想出了一个“奇招”—— 用冰块降温。我把家里的冰箱调到最低温度,疯狂制冰。等冰块做好后,我把它们放在盆里,放在房间的各个角落。刚开始还真有点效果,可没过多久,冰块就全化成了水,房间里变得又湿又热,活像个热带雨林。
就这样,在和“热魔”斗智斗勇了72小时后,修空调的师傅终于带着新零件来了。看着重新运转起来的空调,吹出凉爽的风,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我发誓,以后一定要好好保养这台救命的空调,再也不嫌弃它费电了。
此刻我突然想起古人消暑的艰辛。白居易在《苦热题恒寂师禅室》里写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看似悠然,实则是用 “心静自然凉” 来自我安慰;杨贵妃的 “含玉咽津”,用玉块降温,既奢侈又治标不治本;而老百姓只能摇着蒲扇,在树下盼着一丝穿堂风,甚至有人把床搬到屋顶,伴着星光熬过漫漫长夜。再想想我们,空调坏了最多抱怨几天,商场、便利店到处都有免费清凉,冰箱制冰、电风扇续命更是唾手可得。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夏日清凉,在古人眼里,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不知道大家在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清凉时,有没有想过古人的“苦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