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法律服务在身边|“民事起诉+法律援助”丰台法援护航未成年人维权路
2025-07-31 17: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袁某2008年被袁某1领养,本以为会开启新的幸福人生,但领养人一朝入刑,抚养费问题迟迟得不到妥善解决,影响袁某的健康发展。让我们一起了解这起“‘民事起诉+法律援助’丰台法援护航未成年人维权路”的典型案例,看看法律援助如何为未成年人撑起一片晴空。

领而不养?

抚养缺位 生活陷窘境

2008年8月,袁某出生;2010年12月,袁某1从丰台区福利院收养了袁某。自2014年起,因袁某1工作繁忙,袁某便主要跟随舅舅袁某2生活,袁某1虽偶尔给予生活费、买衣服、发红包,但对袁某的抚养照料相对较少。

2023年7月,袁某1因诈骗罪被逮捕,后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六个月。这让本就依赖有限支持的袁某生活雪上加霜。彼时袁某正读高二,处于求学关键期,每月生活费、研学等各项开销约3000—4000元。袁某2经济能力有限,还需抚养自家未成年子女,难以独自承担袁某的全部费用。生活与学习的双重压力,让这个少年的成长之路布满阴霾。

法援介入

温情对接 全力解难题

在多次与袁某1沟通抚养费未果的情况下,2024年,袁某向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提交法律援助申请。了解到袁某的困境和诉求后,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迅速响应,当天审查并批准了申请,指派北京市慧海天合律师事务所律师韩燕波承办此案。

韩燕波接案后,第一时间与袁某的法定代理人袁某2深入交谈,一方面细致了解袁某被收养后的生活细节——从与袁某1、袁某2共同生活的经历,到袁某1支付生活费的具体情况,再到袁某目前的学习生活开销;另一方面,韩燕波格外关注袁某的心理状态,耐心给予安慰与支持,帮助她缓解焦虑。

为筑牢维权基础,韩燕波马不停蹄开展调查取证:收集户口簿、收养登记证明,明确袁某与袁某1的收养关系及抚养义务;调取袁某1的刑事判决书,证实其服刑无法正常履行抚养职责的现状;获取居委会变更监护权证明,说明袁某生活状况的变化;整理学习费用清单、生活开销记录,直观呈现袁某的实际需求。同时,韩燕波分析袁某1虽服刑但抚养义务不可免除,结合袁某需求与袁某1未来偿还能力,确定抚养费支付标准与期限,连夜起草起诉状、梳理证据清单,做好万全准备。

庭审博弈

据理力争 依法护成长

因被告袁某1在监狱服刑,丰台法院对本案采用分开开庭方式审理。庭审中,袁某的法定代理人袁某2及法援律师韩燕波到庭参加诉讼,被告袁某1通过监狱视频参与庭审。

韩燕波在庭审中清晰陈述案情:认可袁某1自2015年至2023年有过抚养费支付行为,但金额远不足以覆盖袁某的生活与学习需求,且长期抚养缺位已对袁某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她强调,袁某作为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和学业提升的关键期,稳定的经济支持是健康成长的基础,袁某1应按合理标准足额支付抚养费。韩燕波凭借扎实的证据链——从收养关系证明到开销明细,从刑事判决书到监护权变更材料,层层递进论证诉求。被告袁某1承认有过小额支付行为,认可对袁某的抚养义务,并同意支付抚养费。

2025年2月,丰台区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判决,袁某1不仅需要支付已经发生的抚养费30余万元,还需要自2025年2月起每月支付抚养费3000元至袁某年满18周岁。

案件意义

典型示范 彰显法援温度

丰台区法律援助中心及援助律师韩燕波在本案中展现出高度的专业素养与人文关怀,为困境中的袁某争取到必要的抚养费,更用法律的温度为其成长之路保驾护航。本案通过清晰的事实梳理和精准的法律适用,明确收养关系中抚养义务的不可免除性,即使抚养人服刑,也要依法承担未成年人的抚养责任,既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平衡了实际履行能力与成长需求,对规范抚养关系、守护未成年人成长具有典型意义。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编辑 原梓峰


作者:

北京丰台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