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北京联合大学召开高质量发展大会。来自40余所兄弟高校的代表、离退休老同志代表、校友代表、用人单位代表及师生代表共1500余人齐聚一堂。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该校未来将聚焦构建校城融合发展的新生态,加快建设新工科、新文科,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北京联合大学于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历经40年,该校已发展成为一所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也是北京市最大的市属综合性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和北京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北京联合大学党委书记楚国清指出,未来学校将立足“融入国家高等教育改革大局,践行教育强国建设目标;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定位,打造首善之区教育标杆;把握应用型大学发展规律,构建内涵特色发展范式”三个维度,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学校将深入思考首都发展需要什么样的联大、怎样加快建设高水平的联大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过构建学科专业新布局、打造人才培养新体系、展现文化润校新气象、彰显服务首都新作为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联大发展实现系统性跃升和质变。
北京市委常委、教育工委书记于英杰指出,北京联合大学40年来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高质量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高质量发展,协同推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人才和智力支撑,为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作出重要贡献。未来希望学校在强化党建引领上再上台阶,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上再续新篇,在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上再立新功。
当天,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委副主任张耀天作“市属高校分类卓越发展行动方案”主旨报告。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博和北京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高亮分别以“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思考与北理实践”和“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与前沿科技研究”为题作专题报告。
据悉,北京联合大学下一步将聚焦构建校城融合发展的新生态,坚持“空间-学科-平台-产业”一体化布局,建立与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首都建设需求相适应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快建设新工科、新文科,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复合型人才培养。学校还将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文字:常悦;学校供图;编辑:张娜;复审:常悦;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