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网络投票活动开始啦
39号、51号、70号、71号
均为昌平项目
39号 昌平区超极合生汇项目
51号 昌平区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
及白浮泉公园改造提升项目
70号 昌平区清华南口国重基地项目
71号 昌平区兴寿镇全域微更新(一期)项目
昌平用这些点点滴滴
不断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为群众幸福“加码”
一起去看看,投上一票吧~
项目类型:楼宇空间
项目位置:昌平区北清路1号院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20.21公顷;建筑面积62.18万平方米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昌平区史各庄街道辖区,G6京藏高速和北清路交界处西北侧,总建筑面积62.1万㎡,其中一期15.6万㎡为原永旺商场购物中心改造;二期46.5万㎡为在闲置用地上新建城市综合体,整体为集商业MALL、穹顶广场、户外空间、写字楼、酒店及服务式公寓等多元业态的城市商业综合体。此次更新改造有效缓解周边配套短板,改善区域环境。
项目类型:公共空间
项目位置:昌平区城北街道、城南街道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共349公顷
项目简介:大运河-白浮泉遗址是元代京杭大运河最北端水源,是运河的水源承载地,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白浮泉为“京闸坝之源”,是北京运河文化史上的重要载体。2021年10月,围绕“尊法规、复生态、合时宜、传文化、塑美景”设计原则,融合文化遗产、生态资源、庭院景观,启动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一期)建设工程,2023年4月8日开园。2023年8月,受超强台风“杜苏芮”影响,与大运河源头遗址公园紧紧相邻的白浮泉公园为保障十三陵水库运行安全,降低泄洪对下游区域带来冲击,发挥蓄滞洪的作用。之后启动恢复重建,重建后的白浮泉公园强调“平急两用”设计,通过雨洪管理、地形改造、生态修复等措施,提升了防洪能力,恢复了生物多样性,并增设了全龄友好的休闲设施。
项目类型:区域综合空间
项目位置:昌平区南口镇东大街52号
项目规模:总用地面积43公顷;建筑规模47.3万平方米
项目简介:项目位于昌平区南口镇,总用地面积43公顷,建筑规模47.3万平方米。项目于2023年启动,利用北京保温瓶工业公司、北京平板玻璃集团公司、 北京市汽车钢圈总厂老旧厂区存量空间,建设清华南口全国重点实验室基地。一期工程已于2025年1月顺利交付,建成智能绿色车辆与交通全国重点实验室、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在逐步规划建设周边公共服务配套、产业转化空间、城市道路交通等。该项目通过“城市更新+科技创新”,盘活工业遗存、推动产业升级,形成“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创新模式。
项目类型:区域综合空间
项目位置:昌平区兴寿镇辛庄村、下苑村、上苑村、暴峪泉村、秦城村
项目规模:占地面积约3.4公顷;建筑面积约2900平方米
项目简介:该项目位于昌平区兴寿镇,以辛庄村为中心,围绕产业提质、风貌提升、绿化提亮、治理提档、人才提能五个方面,实现全区域统筹、多要素联动、多领域融合。其中,辛庄村汇聚80多家商业空间,举办了环保市集开集仪式、北京“草莓之星”评选、龙年村晚等特色活动。节假日期间,创客街及西南角空地举办的环保市集日均吸引客流3000余人次,拉动消费200余万元,形成集吃、喝、住、购、休闲于一体的网红创客街。
指导单位:北京城市更新专项小组
主办单位:北京城市更新联盟、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建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与规划实施专业委员会
为宣传解读北京城市更新政策措施、发挥典型项目案例的品牌带动效应,宣传北京城市更新实践优秀经验,助力北京城市更新行动全面开展,在北京城市更新专项小组指导下,北京城市更新联盟联合北京城市规划学会、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北京市城建研究中心开展第四届“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评选活动。评选出“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有利于完善城市功能、形成活力空间、改善民生福祉,体现多元主体参与,在北京乃至全国具有示范领先效应”的项目,打造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推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更新北京模式。
本次评选采用“自主报名、群众投票、专家评荐、综合审定”的方式。活动报名阶段共收到推荐/申报的200余个项目,现专家初评工作已经结束。来自城市更新相关领域的16余位专家参与初评工作,共评选出75项提名项目进入群众投票环节。
第四届
“北京城市更新最佳实践”
网络公开投票活动现已开启
请您投出宝贵的一票
共同助力北京城市更新
投票时间
2025-07-26 12:00——2025-08-05 12:00
投票规则
每个微信号
每天可以投票1次
最少选择1个项目
最多选择10个项目
快来为39号、51号
70号、71号投上一票吧
来源:北京昌平文旅集团
审校:陈晨、杨然、杨蕊、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