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党誓词的变与不变中汲取奋进力量
2025-08-04 14:11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入党誓词是每名党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时对自己作出的严格要求,对党作出的自我保证,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入党誓词内容不同。建党初期,入党仪式虽有宣誓环节,但誓词并无统一规范,更多是基于实际斗争需要和对党员基本要求的表达。土地革命时期,革命形势严峻,党组织意识到思想入党和党性教育的重要性,牺牲个人,严守秘密,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服从党纪,永不叛党的誓词应运而生。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危亡之际,入党誓词强调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删除阶级斗争,突出党在民族抗战中的核心作用和全民族抗战的大局意识。解放战争时期,随着革命形势的转变,入党誓词注重群众路线、执行党的决议,以适应即将全国执政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工作重心转向建设,入党誓词增添积极工作”“精通业务等内容,体现对党员建设国家的新要求。直至1982年党的十二大,入党誓词以固定格式和内容写入党章,沿用至今,成为全党统一且具党规党纪性质的誓言。

始终不变的是对共产党人的严格要求。从早期强调牺牲个人”“服从纪律,到如今严守党的纪律”“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无论何时,党都对党员的思想觉悟、组织纪律和奉献精神有着高标准、严要求。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严守纪律贯穿入党誓词始终,是党员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关键。在革命年代,严守秘密、服从组织关乎生死存亡;在和平建设时期,遵守党纪国法、执行党的决定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保障。

始终不变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从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无论誓词如何调整,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从未改变。革命先辈们为推翻三座大山,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和平年代的党员干部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等事业拼搏奉献,都是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数百万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扎根基层,帮助无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生动诠释了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

始终不变的是对党忠诚、勇于担当。永不叛党这一掷地有声的誓言,是对党忠诚最直接、最鲜明的表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艰难险阻、生死考验以及利益诱惑的重重挑战,广大党员始终将忠诚镌刻于心,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为党的事业筑牢了坚实的根基。担当精神,作为党员队伍的鲜明特质,始终贯穿于党的发展历程之中。战争年代,他们义无反顾地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用生命和热血捍卫国家的尊严与民族的独立;建设时期,他们积极投身到国家建设的一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在科技攻关、抢险救灾、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们更是挺身而出、迎难而上,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担当的深刻内涵,成为人民群众心中最可靠的主心骨。

入党誓词的变,是党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的体现;不变的,是党对党员的严格要求、初心使命以及忠诚担当。新时代,广大党员应牢记入党誓词,从誓词中汲取奋进力量,转化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作者:

文天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