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光影看大众一号——甲壳虫
2025-08-06 14:18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假如有这么一辆汽车:

从其诞生至今,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域,

都被视为当时潮流文化的代表之一,

想必有不少人会想到这款

外型小巧别致的汽车——甲壳虫。

初代甲壳虫

一经问世,甲壳虫的受欢迎程度

远超大众公司预期

从1938年

德国沃尔夫斯堡工厂正式量产,

到2019年

墨西哥普埃布拉工厂停产,

总产量超过2300万辆,

是历史上最畅销的车型之一。

甲壳虫以“人民之车”为使命,

用81年时间

缔造了汽车史上的文化符号,

且其影响力仍延续至今。

今天我们便通过一部电影

《大黄蜂》

了解大众第一款汽车

甲壳虫

在《变形金刚》系列中的

全新魅力

光影中的甲壳虫

《大黄蜂》是《变形金刚》系列的第一部外传单行电影,讲述了汽车人在塞伯坦星内战中输给霸天虎之后,擎天柱将麾下成员派往宇宙各处,寻找可以重建军队的避风港。大黄蜂被派到地球,在1987年登陆加州时丧失了声音。

大黄蜂将自己伪装成一辆普通汽车,被正在经历丧父之痛的少女查莉·沃特森所救。她与大黄蜂逐渐成为朋友,但很快发现他正在被追杀,同时,一个由特工杰克·伯恩斯领导的政府秘密组织“第七区”也盯上了他。在霸天虎成员背叛“第七区”并抓住大黄蜂之后,查莉和她的邻居咪莫与特工伯恩斯组队营救大黄蜂,并在霸天虎征服地球之前打败了他们。

《大黄蜂》海报

大黄蜂最初的形态便是黄色大众甲壳虫。这一形象源自1984年孩之宝公司推出的变形金刚玩具设计,由漫威编剧鲍勃·布迪安斯基为其命名并设定为博派(科幻IP《变形金刚》系列中的派别,一般指汽车人)的间谍角色。

《大黄蜂》中的甲壳虫

在设定之初,相比擎天柱等角色,大黄蜂体型小巧,战斗力较弱,主要负责战略侦查和谍报工作。这个性格好胜且喜爱讲述冷笑话的小型变形金刚,在漫威元祖漫画的早期阶段,便展现出了其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北京汽车博物馆

中的甲壳虫

在北京汽车博物馆

5层创造馆百姓汽车展区,

展出了一辆1959年生产的

大众甲壳虫。

汽博馆里的甲壳虫

(外型与内饰)

大众生产的第一款汽车甲壳虫(也被称为大众VW1型轿车),于1938年在德国沃尔夫斯堡(狼堡)工厂诞生。该车型是在德国“人民车计划”下开发的,旨在为普通家庭提供价格合理的小型汽车,最初官方定价为990马克,目标用户为乐观开朗、时尚敏锐的人群。德国著名汽车工程师费迪南德·保时捷参与设计,采用流线型外壳以降低风阻,配备风冷发动机和扭杆独立悬挂系统,整车自重650公斤,26马力的动力输出实现了低油耗和高速行驶。

最初量产时,还没有甲壳虫这个称呼。直到1939年,大众车在柏林汽车博览会上参展,美国《时代》周刊记者戏称它是“BEETLE”(甲壳虫),这个昵称才开始风靡全球,但直到1968年才正式采用甲壳虫名称。

大众汽车部分发展历程

(1949年-1963年)

欢迎大家来到

北京汽车博物馆

一同感受汽车

的诞生与发展

领略科技带给人类

的无尽可能

撰文/唐峰

图片/杜云鹏

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网络


作者:

北京汽车博物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