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北体学子10金5银2铜!
2025-08-11 12:3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7月27日

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正式闭幕

中国代表团取得30金27银17铜的成绩

北京体育大学共有16名运动员入选中国代表团

取得了10金5银2铜的好成绩!

7月17日,在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台比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何妍伟搭档卢为夺获得冠军。这是中国代表团在本届大运会上夺得的首枚金牌。

7月17日,冠军中国组合何妍伟(左)/卢为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7月17日,在跳水混合双人三米板决赛中,北京体育大学学子梅颖芯与搭档范逸获得亚军。

范逸/梅颖芯(左)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7月18日,在跳水项目女子双人三米板决赛中,中国组合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欧阳钰与王伟莹搭档,获得冠军。

7月18日,欧阳钰(左)/王伟莹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7月19日,在跳水混合团体决赛中,北京体育大学学子何妍伟助力中国队获得亚军。

7月19日,中国队队员屈芷欣、莫政雄、何妍伟、莫永华(左一至左四)在颁奖仪式上 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7月20日,在跆拳道女子67公斤级决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选手邢佳妮战胜西班牙选手莫雷诺·雷耶丝,获得金牌。

7月20日,中国选手邢佳妮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7月20日,莱茵-鲁尔大运会羽毛球项目的首枚金牌产生,在德国鲁尔河畔米尔海姆进行的混合团体决赛中,北京体育大学学子王子峻、张乐健、廖品逸、王漪朵和戴琴艺助力中国队3:1战胜中国台北队,赢得冠军。

7月20日,中国队选手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张帆摄

7月20日,在乒乓球男子团体决赛中,中国队获得银牌。北京体育大学学子曾蓓勋参与出战。

7月20日,中国队选手敖华磊、陈俊崧、孙正、曾蓓勋(从左至右)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7月22日,在2025年德国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跆拳道女子53公斤级决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郭清2比1战胜泰国选手宗功拉达那瓦达那,夺得冠军。

7月22日,郭清(右)与宗功拉达那瓦达那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晨 摄

7月23日,在跳水女子一米板决赛中,北京体育大学学生欧阳钰摘得金牌。同日,北体学子何妍伟、梅颖芯、欧阳钰助力中国队夺得跳水项目女子团体金牌。

7月23日,冠军中国选手欧阳钰(中)、亚军中国选手王壹(左)、季军美国选手吉斯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杜哲宇 摄

7月23日,在跆拳道女子团体决赛中,由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邢佳妮、郭清和队友穆文喆组成的中国队战胜韩国队,获得金牌。

7月23日,冠军中国队选手穆文喆(中)、邢佳妮(左)和郭清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李颖 摄

在北京时间23日举行的乒乓球混双决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曾蓓勋与搭档韩菲儿获得亚军。

中国组合曾蓓勋(右)/韩菲儿在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7月26日,在德国大运会体操高低杠项目决赛中,北京体育大学学子杨凡予微表现惊艳,以15.00分的绝对优势勇夺冠军,为中国代表团再添1枚金牌!

7月26日,冠军中国选手杨凡予微在颁奖仪式上。新华社记者 连漪 摄

7月26日,在羽毛球女子双打决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王漪朵和队友李茜以2比1战胜中国台北组合郑宇倢/宋佑媗获得冠军。

7月26日,中国组合李茜/王漪朵(右)庆祝胜利。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7月26日,在羽毛球项目的男子双打比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选手张乐健、廖品逸收获一枚铜牌。

张乐健、廖品逸获得羽毛球项目男子双打铜牌。图片来源:中乔体育

7月26日,在羽毛球项目的混合双打比赛中,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选手廖品逸和队友李茜携手收获一枚铜牌。

中国队组合廖品逸(上)/李茜在混双比赛中。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 摄

7月27日,射箭项目的男子反曲弓个人赛金牌赛,来自北京体育大学的秦望愉以5比6惜败,获得银牌。

秦望愉获得射箭项目的男子反曲弓个人赛银牌。图片来源:中乔体育

2025年莱茵-鲁尔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已经闭幕

欢呼渐息、帷幕落下

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北体师生将带着赛场上的淬炼与荣光

以更坚定的步伐迈向未来:

把国际赛事的经验化作前行的动力

将“以体报国、追求卓越”的信念

融入日常的训练

在强国建设的征程中继续勇毅笃行

愿今日的拼搏成为明日的基石

让此刻的光芒照亮更远的征途——

北体人永远在路上

以热血赴热爱,用奋斗续新章

(注:文中数据统计范围为在校在籍师生)

北体官微|2025137期

素材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体育报

素材整理|向美烨、张伟宁、孙艺宁

编辑排版|向美烨、史涵颖、石云峰

监制校对|卢 雪、赵昕然责任编辑|石云峰、向美烨、张伟宁


作者:

北京体育大学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