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并重的时代背景下,汉石桥湿地公园积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通过一系列举措充分挖掘和释放自身的生态产品价值,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态体验,也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丰富活动形式,厚植生态文化体验价值
汉石桥湿地公园巧妙融合文化活动与生态特色,精心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公园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游客的生态文化体验。
公园携手顺义区广场文化艺术协会、杨镇政府带来歌舞、诗歌朗诵、小品表演等文艺演出,将生态之美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展现,营造出热烈而美好的氛围,让游客感受到生态与艺术交融的独特魅力,潜移默化地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在传统节日期间,公园整合冰淇淋凿冰体验、端午民俗、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项目资源,于端午、六一举办“嗨翻双节”主题活动。游客可以品尝特色美食,参与包粽子、做香囊等端午民俗活动,欣赏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彩表演,感受传统文化与技艺的独特魅力。在享受传统文化的同时,游客也可以在公园亲近自然、放松身心。这种将传统文化与生态体验相结合的活动形式,深受游客喜爱,为公园增添了浓厚的节日氛围。
为激发公众对湿地生态的关注与热爱,公园组织顺义作协的10名中青年作家与杨镇中小学生走进湿地,开展采风辅导活动。作家们凭借专业的文学素养和敏锐的观察力,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湿地的一草一木、飞鸟游鱼,鼓励他们用手中的笔记录下眼中的湿地美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创作出近10篇与湿地相关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生动描绘了湿地生态,传递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呵护之情,成为传播生态文化的有力载体。
同时,公园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完成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宣传活动、顺义区中小学生观鸟比赛活动以及顺义区防灾减灾日活动的保障工作。在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暨爱鸟周期间,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举办科普讲座等,向公众普及野生动物保护知识和爱鸟护鸟的重要性。在中小学生观鸟比赛中,为青少年提供亲近自然、观察鸟类的平台,激发他们对鸟类和生态环境的兴趣。在防灾减灾日活动中,组织专业人员向游客传授防灾减灾技能,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彰显了公园在生态教育和社会服务方面的重要价值。
提升业态水平,优化生态服务供给品质
为给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生态服务,汉石桥湿地公园不断推进业态提升,对园内各项设施和项目进行全面优化升级。
游船项目转换合作经营模式,成为区内第一家开航企业。新的经营模式赋予了公园更大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公园根据不同季节和节假日,推出了一系列活动,吸引了更多游客乘船游览湿地风光。如今,游船日发船量接近历史最高纪录,成为公园内备受游客欢迎的项目之一。游客们坐在游船上,穿梭于湿地之间,欣赏着两岸的芦苇荡、荷花和各种珍稀鸟类,感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观光车项目也进行了更新换代,园区新增三辆卡通自驾车。这些新车辆外观可爱,色彩鲜艳,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而且,它们能够适应公园内不同的地形路况,无论是平坦的大道还是崎岖的小路,都能轻松行驶。游客们驾驶着这些卡通自驾车,在公园内自由穿梭,既能欣赏到美景,又能体验到驾驶的乐趣,深受游客尤其是小朋友们的喜爱。
亲子市集是公园内充满活力的区域之一。为了吸引更多家庭参与,公园增加了亲子市集的组织招募频次,并与园区部分项目进行联动体验。在亲子市集上,家长和孩子们可以一起参与手工制作、亲子游戏等活动,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同时,市集上还设置了各种特色摊位,出售手工艺品、特色美食等商品,满足了游客的购物需求,提升了游客的参与度和满意度。
在景观打造方面,公园将入口大道改装成海洋彩带长廊。春日里,五彩斑斓的彩带随风飘动,与周围的绿树繁花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游客们一走进公园,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机与活力,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的世界。垂钓岛新增设5座休闲帐篷小屋和2座湖边秋千,并对休憩凉亭进行美化。游客们可以在帐篷小屋里享受垂钓的乐趣,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祥和;也可以在秋千上悠然自得地欣赏湖光水色、放松身心。美化后的休憩凉亭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舒适的休息场所,让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休息。
为了改善园区内的环境舒适度,公园在主路景观带和法制长廊新增设500组雾化喷头和1台智能控制箱。这些设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喷雾量和喷雾时间,实现局部温度降低2 - 3℃。在炎热的夏日,游客们走在景观带和法制长廊中可以感受着丝丝凉意,惬意无比。同时,雾化喷头还能起到安全湿化作业的作用,有效降低了火灾风险,保障了公园的生态安全。
游客安全是公园管理的重中之重。飞鸟入口处增设了防冲撞设施,为游客的游园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游客能够更加安心地享受公园的美景。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能在公园内自由活动,不用担心发生意外事故。
推进重点项目,打造特色生态景观产品
神鹿森林乐园是汉石桥湿地公园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顺利签约后,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施工,矮人小屋、鹿舍、无动力滑梯、休闲屋、碎石路网、循环水系、林下咖啡厅等景观及配套项目初具雏形。
矮人小屋造型独特,充满童话世界的神秘气息,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好奇心。鹿舍为鹿群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近距离观察鹿的生活习性,与鹿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和谐之美。无动力滑梯则是孩子们的乐园,可以让他们在滑梯上尽情嬉戏玩耍。休闲帐篷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休息和交流的场所,游客们可以在这里自由休憩,欣赏周围的美景,放松身心。碎石路网和循环水系的设计不仅增加了乐园的自然美感,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的游玩环境。林下咖啡厅则将咖啡文化与自然生态完美融合,游客们可以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下,一边品尝香浓的咖啡,一边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惬意。
端午节期间,神鹿森林乐园成功开业,以其独特的生态景观和丰富的游乐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目前,游客数量日益增加,尤其是亲子家庭对乐园的环境和设施反响良好。许多家长表示,这里不仅是一个游玩的好去处,还能让孩子们亲近自然、增长知识,成为了公园内新的热门打卡地。
开展挂牌合作,拓展生态品牌价值空间
汉石桥湿地公园积极拓展对外合作,通过挂牌合作的方式提升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和价值。
中共北京市顺义区委党校授予湿地公园“北京市顺义区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并授牌。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公园生态资源和教育功能的认可,也为公园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未来,公园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等主题,为干部教育培训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态教学场所,让干部们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北京城市学院将汉石桥湿地公园作为其美术专业学生课外实践基地并授牌。双方展开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创作的平台。学生们可以在公园内进行写生、摄影等创作活动,将公园的自然美景和生态文化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同时,公园也将借助学生的艺术作品,提升自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氛围,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生态与艺术融合的魅力。通过与高校的合作,公园的品牌价值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公园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汉石桥湿地公园通过丰富活动形式、提升业态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和开展挂牌合作等一系列举措,全面释放自身的生态产品价值,充分落实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在未来,公园将继续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生态产品供给,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服务类生态产品,为区域生态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内容由权益处、顺义分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