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兰的《卖糖歌》和影片《万世流芳》
2025-08-16 10:1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偶然刷到一段视频,是李香兰唱的《卖糖歌》,我很惊奇。这是影片《万世流芳》中的一个片段,李香兰饰演的凤姑提着篮子,在大烟馆里唱的,劝诫那些瘾君子不要再吸食鸦片。余生也晚,就早知道有这么一部电影,但没有看过;也知道有这么一首歌,但没听过。

我对于声乐完全是个门外汉,只觉得李香兰唱得好听。看那歌词,通俗易懂,完全是民间小调风格的,但她的唱法却是美声的,跟周璇、跟邓丽君的唱法完全不同。李香兰扮演的卖糖姑娘凤姑,手提竹篮,婉转的旋律中唱着充满甜味的歌词:“烟盘儿富丽,烟味儿香。烟斗儿精致,烟泡儿黄。断送了多少好时光,改变了多少人模样。牙如漆,嘴成方。背如弓,肩向上。眼泪鼻涕随时淌。啊!你快快吹灭迷魂的灯,你快快放下了自杀的枪。换一换口味来买块糖,谁甜谁苦自己去尝。卖糖呀卖糖卖糖呀卖糖。”《卖糖歌》有三段,这是第二段的歌词。这首歌是凤姑在大烟馆里唱的,目的是让大烟鬼们觉醒,戒掉鸦片、丢掉烟枪。

影片中的李香兰长着一付中国女孩的娇美容貌,说着纯正的北京话。其实,她的父母都是日本人,他们一家1906年来到中国,1920年,她出生于我国辽宁省抚顺,原名叫山口淑子。祖父是个汉学家,父亲山口文雄先后就职于满洲铁道株式会社和抚顺采煤所。他结拜过两个中国人,一个是李际春,一个是潘毓桂——这两个人后来都成了知名的大汉奸。这两个义父,各给淑子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李香兰和潘淑华。山口淑子的中学三年是在北平翊教女子学校读的,用的就是潘淑华的名字。

山口淑子从小喜欢唱歌,少年时代接受过严格训练。声乐老师是一位俄国贵族夫人,在沙俄时代的歌剧舞台上曾经红极一时。在这位老师的训导之下,淑子13岁在一次音乐会上崭露头角,被伪满洲国奉天广播电台看中,把她请到电台上演唱“满洲新歌曲”。所谓“新歌曲”,其实就是中国流传的民谣,如《昭君怨》《渔光曲》等。播放这些歌曲,目的是提高中国人的收听率,以便进行“日满亲善”“五族协和”的反动宣传。为了宣传效果的需要,日本人对听众回避了山口淑子的国籍和她的真名,刻意把她包装成了一个叫“李香兰”的中国歌手。

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李香兰这个名字,是影片《万世流芳》。

《万世流芳》这部电影产生于1943年,是上海中华电影公司与满映合作拍摄的。满映,即满洲映画协会,是日本在伪满洲国成立的电影制片厂,说是合作,在这部影片中只出了一个李香兰。中华电影公司隶属于汪精卫伪政权宣传部,负责人川喜多长政是日本军方派来的。表面上看,这部影片是日本人推出的,而实际上是由一批有良心的中国电影人制作完成的。1942年,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一百周年。敌伪统治下的这些中国电影人以此为契机,拍摄了这部反映林则徐禁烟和中国人民反抗英国侵略者的古装故事片。电影的总制片人张善琨,表面是个亲日分子,实际上是重庆方面的人,据说剧本也是经过重庆政府审查过的。而这部电影之所以能获得日本人的通过,是因为当时英美是日本的敌对国。在日本人看来,揭露英帝国主义的罪行,可以煽起中国人对英、美的仇恨,还能转移中国民众抗日的情绪——这当然是日本人的一厢情愿。对于中国观众来说,这部电影起到了激励中国人爱国、仇恨帝国主义(包括日本侵略者)的效果,上映后受到普遍欢迎。“不仅在上海,而且在全中国所有的电影院,在日军占领区或其他地方,都上映了《万世流芳》。无论是在延安还是在重庆,都在上映这部影片”。

随着《卖糖歌》的流行,人们知道了“中国歌手李香兰”,给她以相当高的评价。然而李香兰的内心是沉重的:“中国人并不知道我是日本人,而我在欺骗中国人——这种罪恶感一直在折磨着我,使我无法解脱。”

作为当红歌手的李香兰,唱过许多歌,有中国的,也有日本的。她最爱演唱的有《何日君再来》《夜来香》等。作为当红影星,她参演的也不止一部《万世流芳》。她主演的第一部电影是《蜜月快车》,是一部“娱民”的喜剧,后之接连拍了四部电影,第五部是《白兰之歌》。这是一部表现日本青年梦想进入中国大陆的爱情故事片,是宣扬日本“大陆亲善”口号的。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满铁工程师(日本青年)被他上司看中,想招赘他为婿,但是他有恋人,是热河省一个豪绅的女儿——李雪香(李香兰饰),她正在奉天(沈阳)学习声乐。两个人的恋爱超越了国界。这部电影里,抗日游击队被说成是土匪。此后,她又在《之那之夜》中,扮演一个向日本青年表达爱慕之情的中国姑娘。后来拍的片子除了《黄河》《万世流芳》之外,几乎全是日本电影。连日本的评论家都承认,“电影中的中国男人和女人都是站在日本人的立场上塑造的。说得极端一些,中国人都像木偶人一样。”《之那之夜》在中国放映时,改名为《上海之夜》,这是一部严重伤害中国人感情的影片。片中李香兰扮演的中国姑娘桂兰,爱上了一个日本青年。而这个日本青年曾狠狠打过桂兰耳光。这令中国观众联想到被侵略与侵略的中日关系,更激起了对日本的愤恨。所以,这部电影被中国人视为“汉奸电影”。

多少年之后,李香兰看到了当年自己主演的电影时,受到了很大冲击。她反省道:“为什么我会演这种电影,为什么要作为‘中国影星李香兰’去拍这种电影呢?”一连几个月,她都夜不能眠。

日本战败投降,那些曾经协助日本、犯有叛国罪的汉奸一个个被押上了审判台。跟李香兰一起出演《万世流芳》的中国演员,有几个被指控为“文化汉奸”而被捕。而李香兰却平安无事,这让不少中国人感到诧异。报纸上说,李香兰是和川岛芳子一样的女汉奸,“身为中国人,却拍演了侮辱中国的电影,以此协助日本推行其大陆政策,背叛了中国”。要求把她抓起来法办。有报纸猜测说,李香兰和川岛芳子将分别在上海和北京的高级法院接受审判。甚至有报纸干脆说:“文化汉奸李香兰将于12月8日下午3点,在上海国际赛马场被处决。”此时的李香兰,正在上海虹桥的日本侨民收容所里过着忐忑不安、心惊肉跳的日子。

在接受法律调查期间,她的一个朋友去了一趟北平,从北平她父母那里拿来了她是日本人的证明:山口家的日本户籍誊本。

1946年2月,军事法庭传讯了她。法庭上,审判长确认了她的日本国籍,宣判道:“(你的)汉奸嫌疑问题搞清楚了。无罪!”接着,审判长说道:“本审判的目的在于惩处背叛祖国的汉奸。既然已经完全证明你是日本国籍,你就是无罪的。但是,有一个伦理、道义上的问题。那就是,你用中国人的艺名,演出了《之那之夜》等一系列电影。这虽然在法律上与审判汉奸无关,但本法庭认为,这是很令人遗憾的行为。”李香兰答复说:“我参加了一系列电影的演出,是事实,但我对电影的摄制计划、制作、脚本不能负责。虽说当时年轻,但我承认干了蠢事,深感内疚。”

日侨管理处向她签发了遣返许可证。上面写道:“山口淑子,26岁,佐贺县出身,日本国民。”1946年3月的一天,山口淑子登上了回国的轮船。船舱里正播放着她演唱的歌曲:《夜来香》。此刻,她想到要离开中国,与其说喜悦,不如说是心酸和悲伤。她自言自语地说:“再见吧,李香兰!再见吧,中国!”

山口淑子回到日本,经历了从明星到政治家的转型,1974年,当选为参议院参议员。步入日本政坛后,她致力于日中友好事业,并数次来中国访问。1987年,她出版了自传体的《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她说:“我只有道歉,而不想美化过去。”2014年9月7日,山口淑子逝世,终年94岁。

(注:文中相关史实均取自《我的前半生——李香兰传》。)


作者:

宗春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