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走,去东城看展(第八期)|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
2025-08-22 17:03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延安华侨联合会《留延华侨子弟给海外侨胞的一封信》、沾有蚁光炎被害时血迹的白色旗袍、“飞虎队”队员的巨幅合影立牌、南侨机工使用过的皮箱与行军床……近日,“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展,这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开馆11年来,首次以实物形式对华侨积极参与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次系统梳理和集中展示。

展览名称:万里同心——海外华侨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纪念特展

展览时间:8月14日至年底

主办单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州华侨历史博物馆(侨博广州分馆)、潮州市博物馆(侨博潮州分馆)、黑河旅俄华侨纪念馆(侨博黑河分馆)、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日纪念馆(侨博德宏分馆)

展览场地:东城区北新桥三条东口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三层

门票:免费

展览缘起:

20世纪30年代,硝烟与战火席卷世界。2025年,我们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共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的抗战史,不仅是一部抵御外侮的悲壮史诗,更是人类文明在至暗时刻奋起抗争的永恒丰碑。

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的殊死搏斗中,海外华侨书写了浓墨重彩的壮丽篇章。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感召下,远离故土的游子们以炽热的家国情怀,跨越千山万水投身保家卫国的洪流。他们或倾其所有捐资助战,或归国参战血酒疆场,或在侨居地组织抵抗活动,用生命诠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

展览概况:

本次特展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通过“为国呼号 支援抗战”“烽火侨心 共赴国难”“同仇敌忾 共卫和平”“欢庆胜利 铭记历史”四大单元,共计展出馆藏文物展品近400件。展览入选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特展以历史进程为脉络,精选珍贵实物、文献与影像,全景式再现海外华侨在这场关乎民族存亡与世界和平的伟大斗争中的独特贡献。这些历史印记生动诠释了海外华侨与祖国母亲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赤子之心。

【第一单元:为国呼号 支援抗战】

走进特展大厅,展厅内的历史实物、照片、音视频,将人们带回那段烽火岁月。



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中华儿女的抗日怒潮,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1935年中共中央发布《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召开瓦窑堡会议,确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

《为统一华侨抗日救国运动告侨胞书》

抗日战争期间,海外华侨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在全世界发起大规模支援祖国的行动。他们积极拥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打破党派地域界限,凝聚爱国洪流,为全民族抗战力量的形成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全欧华侨抗日救国联合会于1936年9月20日在法国巴黎成立,是旅欧爱国华侨建立的抗日救国团体,由陶行知、王海镜、胡秋源等发起组织。该会成立后带领欧洲的40多个华侨抗日救国组织开展救亡运动。

经济援助是华侨抗日救亡的主要形式,他们不分贫富,通过捐款、捐物、认购公债、增寄侨汇等方式,为祖国筹措军费和物资。

《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献金救济难童捐款收条》和《纽约全体华侨抗日救国筹饷总会献金救济粤省粮荒及全国难民收条》

抗战时期,东南亚华侨敬仰八路军、新四军的英勇抗日威名,在马来亚、菲律宾、暹罗等地开展“援八”“援四”运动,成立“星洲华侨援助八路军委员会”“马来亚华侨各界抗敌后援会援四委员会”等后援会,对八路军、新四军进行专项援助。



此外,海外华侨在抗战期间掀起的大规模抵制日货运动,是另一种形式的抗战。华侨通过不买不卖不用日货、提倡国货等方式,宣传日本的侵略野心和日货对中国经济的危害。

【第二单元:烽火侨心 共赴国难】

“前进!向前进!我们是华侨宣传队。我们离开了家庭和爸妈,抛弃了舒适优裕的生活,牺牲一切,为中华民族解放而奋斗……抗敌建国未成功,我们的工作誓不松。冲冲冲,向前冲!”这是安南华侨青年国防话剧流动队队歌,它唱出了海外侨胞跨越重洋、共赴国难的铁骨铮铮。

回国返乡直接参加抗日战争是华侨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归国华侨英勇参战、奋勇杀敌的壮举,体现了强烈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南侨机工杨丰新在滇缅公路使用过的工具

在抗战烽烟中,南洋华侨机工驰援滇缅生命线,美国华侨飞行员血酒长空,提供战时服务的华侨救护队、服务团以及慰劳团等海外侨胞跨越重洋回国参战的故事,在这一单元被娓娓道来。



“航空救国”是华侨回国参加抗日的一种形式。他们在海外航校学习飞行、作战技能,学成后回国服务于空军部队。据统计,抗战爆发后回国服务的美国华侨青年航空人员有200人。

《航空救国徽章》、《美洲华侨航空协会颁赠的航空救国义捐纪念章》和《航空救国荷属华侨购机纪念章》

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简称香港“八办”)是抗战初期中共在香港的核心领导机构,1938年1月初设立,1942年2月因香港沦陷结束工作,其间广泛开展宣传联络工作,积极发展华南抗日力量。据不完全统计,在香港“八办”成立后的两年半时间里,收到海外华侨汇款220万元及大量抗战物资。自1938年至1939年,经香港“八办”介绍转运去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华侨青年和专业技术人员有600余人。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延安进一步成为爱国青年包括众多的海外华侨青年向往的革命圣地。1939年5月4日,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中指出:“全国各地,远至海外的华侨中间,大批的革命青年都来延安求学。”到达延安的大多数华侨青年进入抗日军政大学、陕北公学及中国女子大学等学校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各抗日根据地,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权的骨干力量。

【第三单元:同仇敌忾 共卫和平】

在“同仇敌忾 共卫和平”单元,1941年中美合作组建“中国空军美国援华志愿航空大队”(俗称“飞虎队”)队员的巨幅合影立牌,吸引不少参观的人打卡留念。“飞虎队”是一支由多国力量组成的国际援华战斗队,其中有很多是华侨华人飞行员和地勤人员,他们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承担保卫滇缅公路、运输西南战略物资、对日空战等重要任务。

“飞虎队”队员合影立牌

1942年1月1日,中国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等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海外华侨以各种形式投入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中,支持和援助盟军。

中国远征军又称“中国赴缅远征军”“中国援缅远征军”,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入缅对日作战部队。1941年12月根据《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编成,远征军受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史迪威中将和罗卓英司令长官指挥,计9个师10万余人。

中国远征军战士赠给缅甸腊戍华侨李生永的军用水壶、饭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海外侨胞积极参与侨居地抗日和反法西斯斗争。南洋华侨成立众多抗日武装或团体抵抗日本侵略者,配合盟军英勇作战,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第二故乡。

美国华人军人欧阳金海在诺曼底战场上用过的行军囊

马来亚人民抗日军是华侨抗日武装组织,先后成立了八个独立大队,旗帜缀着三颗金星,象征华、巫、印三大民族团结抗日。

菲律宾是南洋地区华侨抗日救国工作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也是日本南侵后抗日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1942年5月菲律宾全境沦陷后,不甘屈辱的旅菲华侨和菲律宾人民勇敢地拿起武器,组织各种抗日团体和游击队,与日寇进行坚决的斗争。

【第四单元:欢庆胜利 铭记历史】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字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海外侨胞欢欣鼓舞,举行各式各样的活动庆祝胜利。

《日本无条件投降书》复印件

现行国际秩序以二战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为基础。海外华侨为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做出重要贡献,成为维护世界和平、追求正义的重要力量。

1945年4月25日至6月26日,联合国制宪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中共中央派出董必武作为中国代表团10名正式代表之一出席会议,为完成《联合国宪章》这一历史性文件作出贡献。作为二战中伤亡最大的反法西斯盟国之一和第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创始会员国,中国始终把捍卫联合国权威、维护二战后国际秩序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

1945年6月,中国政府代表董必武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守护和平、保护抗战历史文物,是对民族记忆的虔诚守护,更是对未来的郑重承诺。保护抗战历史文物,让历史真相不被篡改、不被遗忘,让后世得以触摸真实的苦难与抗争,让“以史为鉴、珍爱和平”的信念穿透时空,成为联结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

美籍华人鲁照宁展示收藏的记录日军暴行的史料。

结语:

八十年光阴流转,当卢沟桥的枪声已随岁月淡去,航空救国的飞机跑道被尘埃覆盖,南侨机工的背影隐入历史深处,海外华侨在抗日烽火中铸就的精神丰碑却愈发巍峨。

今天,我们瞻仰华侨参战荣获的勋章、珍藏的募捐账簿、为国呼号的历史记录,不仅只是为了铭记历史,更应承接他们“把一切献给祖国”的家国情怀、“为保卫世界和平而战”的使命担当。

视频:吕露 黄美倩 张汝娴 张菁 贾文雨

图文: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 张菁

编辑:张菁


作者:

北京东城官方发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