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红楼读书会:欧阳志云主讲《从北大红楼出发,守护绿水青山》(上)
2025-08-23 14:52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20年前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两山”理念,已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回溯历史,1897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标志着生物学在中国的发展。1925年,北大生物学系成立,是我国高等院校中最早建立的生物学系之一。一代代知识分子投身“科学救国”,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在第三个全国生态日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之际,第四季《北大红楼读书会》第七期特邀中国生态学学会原理事长、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欧阳志云,带我们一起从北大红楼出发,了解中国生物学起步的历史和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共同守护绿水青山。该节目已于2025年8月15日播出,今天让我们共同回顾本期节目的精彩内容吧!

点击视频观看《北大红楼读书会》第四季第七期

《从北大红楼出发,守护绿水青山》(上)↓↓

图片

在本期节目中,嘉宾欧阳志云以“从北大红楼出发,守护绿水青山”为题,揭示五四精神与生态文明的内在关联,通过对比百年前“科学救国”思潮与当代生态目标,阐释北大红楼孕育的爱国基因如何转化为守护生态的行动力。讲座回顾了秉志、马世骏两位院士在生态学方面的巨大贡献,以国家公园建设实践为例,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辩证法,强调红色基因与绿色使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辩证统一。

嘉宾介绍

图片

欧阳志云,生态环境学家,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生态学学会原理事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公园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规划与保护、城市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全国生态调查评估、全国生态功能区划、国家公园空间布局规划、脆弱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技术与示范、大熊猫保护工程规划、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与实现机制、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共发表论文600多篇,其中,在Science及其子刊、PNAS与Nature子刊等SCI源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撰写专著10余本,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等奖等科技奖励9项,以及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一届、第二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奖等奖励多项。

编辑:信息资料部


作者:

北大红楼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