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皇帝的景陵之前,清代的永、福、昭、孝四陵,或是帝、后同时入葬,或是皇后晚于皇帝入葬,而景陵则首开帝陵先葬皇后之先河。那么这位先于康熙皇帝入葬景陵的皇后是谁呢?她与康熙之间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今天小编就来为您说一说——
康熙帝与孝诚皇后结婚10年,感情笃深,非常恩爱。皇后英年早逝,使康熙帝痛断肝肠。
康熙十三年(1674年)正是三藩叛乱的第二年,叛军几乎占据了半个中国,气势正盛,而清军平叛前线战事正紧。21岁的康熙帝既要处理国政,还要指挥平叛战争,昼夜操劳,废寝忘食。就在这日理万机的紧张时刻,康熙帝为了痛悼爱妻,辍朝五日。从五月初六日到五月三十日这25天里,有20天康熙帝亲自到孝诚皇后梓宫前举哀、奠酒,进行祭奠。
孝诚皇后死后两天,即五月初五日,梓宫移到西华门外殡宫暂安。因当时康熙帝的陵寝尚未营建,只得于五月二十七日将梓宫移到京北的巩华城殡宫暂安。六月二十七日,被谥为“仁孝皇后”。
孝诚皇后死后不久,康熙帝就派大臣到遵化昌瑞山孝陵附近相度万年吉地。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十九日,孝诚皇后和孝昭皇后的梓宫一同移往山陵,康熙帝一路沿途护送。三月初八日寅时,两位皇后的梓宫正式入葬景陵地宫。
康熙帝死后,被谥为仁皇帝,这个“仁”字与仁孝皇后的“仁”字重复,所以在雍正元年(1723年)六月十七日,改“仁孝皇后”为“孝诚皇后”。九月初四日,上谥曰:孝诚恭肃正惠安和俪天襄圣仁皇后,简称孝诚仁皇后或孝诚皇后。
乾隆元年(1736年)三月十一日,给孝诚皇后谥号加上“淑懿”2字。嘉庆四年(1799年)五月十一日,加上“恪敏”2字。最后的谥号全称是:孝诚恭肃正惠安和淑懿恪敏俪天襄圣仁皇后。
孝诚皇后所生的胤礽在出生第二年就被立为皇太子,后来两度被废,其中的罪状之一是“生而克母”,说孝诚皇后是被胤礽克死的。母亲难产而死,婴儿何罪之有?这一点胤礽是冤枉的。
雍正帝即位后,为了避讳,将雍正帝弟兄们的名字第一个字都改为允字,所以胤礽改名为允礽。
摄影:王 建 王 逍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