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堰同心育“药”香 携手绘就十堰中药产业新画卷
2025-08-27 17: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位于张湾区十堰工业新区的华药(十堰市)药业有限公司(简称“华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进行净选、洗药、切制、烘干等作业,一派繁忙景象。

作为京堰对口协作重点项目,华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由北京玖博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30亿元建设,于6月启动试生产。在接受省药监局专家的评估时,获得了专家组“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条件最好”的评价。

在高速运转的产线声浪中,一幅绿色发展的中药产业新画卷在车城大地徐徐展开。

政企协同筑牢产业根基

华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是京堰对口协作的标志性成果。去年9月,该项目一经破土动工,就驶入建设的“快车道”。

“我们始终坚持把企业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一道赢’不是口号,而是行动准则。”十堰工业新区党工委书记张满介绍,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张湾区组建工作专班,在土地保障、审批流程、配套设施、用工协调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贴心服务。

高效的协同机制和务实的服务举措,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张湾速度”——项目3.3万平方米的主体工程仅用100天就实现封顶,从开工到试生产仅用时280天。

“项目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张湾区一流的营商环境。”华药公司董事长吴志强说,这种真心实意的支持和高效务实的服务,让企业对扎根十堰、深耕发展充满信心。

项目的成功落地与快速推进,成为京堰两地深化产业协作、实现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生动实践和标杆样板。

联农带农激活振兴动能

华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一期工程聚焦中药材鲜药初加工和中药饮片精加工两大核心业务。步入现代化生产车间,自动化传送带高效运转,串联起药材清洗、精准切片、智能烘干等全流程工序。

“这条生产线日处理中药材可达18吨,项目一期全面投产后,预计可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华药公司生产部负责人介绍,项目的投产将有效补齐十堰在中药材精深加工环节的短板,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十堰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注入强劲动能。

产业的壮大,离不开稳固的上游支撑。华药公司已在张湾区规划建设500亩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户”的组织形式,建立“订单种植+包底收购”的联结机制,助力5万农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这种模式让我们吃下‘定心丸’。”一位已与华药公司签订意向协议的当地合作社负责人表示,“华药公司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价,我们按标准种植,销路和价格都有保障,增收致富更有盼头。”

该模式将有力引导十堰农户科学化、规模化种植道地药材,形成稳定的优质原料供应链,实现企业发展与农民增收、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科研领航擘画产业蓝图

华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规模与产能,更在于其深厚的科技底色与持续的创新驱动。公司明确将依托北京高校强大的科研力量,在十堰本地建设重点实验室。

“我们的实验室将重点攻关优良中药材品种选育、道地药材标准化种植技术提升、饮片炮制工艺优化及质量控制等关键领域。”吴志强介绍,这意味着从药材的种子阶段开始,科技的力量就将深度介入产业链各环节。

该公司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将先进的育种技术、种植管理方法、加工工艺和质量标准引入本地产业链,从源头提升药材品质,在加工环节确保饮片安全、有效和均一性,从而整体提升十堰中药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集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中药全产业链体系。”吴志强表示,公司将以科研为核心引擎,持续为产业赋能,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并引领十堰中药材产业向更高附加值、更可持续的方向高质量发展。

华药公司中药饮片加工项目的试生产,是京堰协作的丰硕成果,是张湾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体现,也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链补链强链的关键一步。随着项目全面投产和全产业链布局的深化,十堰的“药”香将更加醇厚,不仅为地方经济注入新活力,也为百姓致富和产业升级开辟新路径。


作者:

魅力十堰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