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小胖墩”“小眼镜”“小焦虑”“小豆芽”等身心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如何精准应对“四小”问题,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数据驱动和科技赋能探寻答案。
在体重与体态管理方面,学校引入“运动负荷监测系统”“AI智慧体育一体机”和“智能健康监测仪”,实现对学生心率、运动动作、体态健康等的实时监测与个性化指导。体育课运动密度达75%,平均心率为130bpm,显著提升课堂实效。此外,学校作为北京市营养干预试点校,通过“运动+营养”双轨干预,目前学生肥胖率为14.9%,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针对近视防控,学校在坚持眼保健操、座位轮换等传统措施基础上,引入“远像物视屏”和“低频弥散红光仪”等新技术,并与医疗单位合作开展课题研究,首期项目中,200名近视学生中90%度数未增长,其中50%实现逆转。
在心理健康方面,学校构建了基于AI的心理健康管理平台,通过无感测评技术从十个维度绘制学生心理画像,实现危机实时预警。同时,加强融合教育,对131名特需儿童实施“低融高心”干预策略,并与中科院合作建设AI融合教育工作站,提供智能感统和感知训练支持。
“健康是教育的起点,科技是破局的支点。”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校长张子路表示,未来将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的深度应用,打通整合全域数据,构建学生健康成长数据孪生模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生态化联动机制,以“科技赋能、精准干预”为核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科技与爱的双重呵护下健康成长,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可以安顿身心,享受幸福教育生活的精神家园!
图文/孙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