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邻聚丨古韵新传,七夕佳节,观里人共赴浪漫文化之约
2025-09-01 21: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带给人们对七夕无尽的浪漫遐想。在七夕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新时代文明实践精神,回龙观街道各社区纷纷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居民一同感受别样的“七夕”浪漫。

上奥世纪社区

上奥世纪社区以“时光褶皱”为主题,开展扎染非遗手工活动,邀请专业老师教居民制作扎染围巾,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活动现场,老师通过图文讲解扎染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演示捆扎、染色、固色等关键步骤,细致解答“如何控制花纹走向”“染料比例如何调配” 等问题。居民兴趣浓厚,从折叠围巾、用皮筋捆扎出独特纹路,到浸泡染料、等待色彩晕染,每一步都专注投入。本次活动让居民体验了手工创作的乐趣,搭建了非遗文化传播的桥梁。

龙乡社区

龙乡社区在党员活动室举办“乞巧情韵·礼赞匠心——七夕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活动吸引了40余位社区居民参与,通过动手体验漆扇制作,共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

活动伊始,工作人员向大家介绍了七夕节的由来与文化内涵,并讲解漆扇的历史渊源和制作流程。随后,参与者们在老师的引导下,挑选自己喜欢的色彩与图案,将传统工艺与个人创意相结合,尽情挥洒灵感。一把把独具匠心的漆扇逐渐呈现在眼前,既实用又富有艺术气息。

龙博苑社区

龙博苑社区组织开展了一场七夕节手工制作香囊活动。活动开始前,老师生动地讲述了传说故事、传统习俗以及香囊寓意等节日的文化内涵,让孩子们在动手制作之前,对七夕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随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青少年跃跃欲试,按照老师指导的步骤,缝合、填充香料,再搭配上小珠子、流苏等装饰物,每一个细节都倾注了大家的热情与创意。经过一段时间的制作,一个个漂亮的香囊在大家的巧手下应运而生。散发着淡淡香气的香囊,不仅令人赏心悦目,更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融泽家园一区东区社区

融泽家园一区东区社区举办“爱在七夕 情满社区”活动,邀请不同婚龄夫妻参与,让传统七夕与现代家庭价值观深度交融。

活动开场,社区工作人员送上节日问候,介绍活动意义,倡导“文明、简约、温馨”过节理念。在“携手相映”环节,夫妻共制相框与手印泥,将日常相守化作默契见证;“心有灵犀一点通”环节,趣味题目引发阵阵欢笑,考验夫妻默契;“花束制作”环节,大家以花草寄情,表达长久相伴的追求。社区工作人员还将手工与合影环节衔接,志愿者耐心指导,定格夫妻幸福瞬间,镜头里尽显岁月沉淀的爱情与从容。

金域华府社区

金域华府社区在文化活动中心开展了七夕节帆布包绘制主题活动,吸引了30余组家庭踊跃参与,现场洋溢着浪漫温馨的节日氛围。社区工作人员精心筹备,准备了纯白帆布包、环保丙烯颜料、画笔、调色盘等材料,活动过程中,居民热情高涨,纷纷拿起画笔投入创作。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创作,原本空白的帆布包变成了一个个充满创意与温情的“艺术品”。此次七夕节帆布包绘制活动,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互动交流的平台,更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与归属感。

新龙城东区社区

新龙城东区社区组织社区居民在二层活动室开展“扇底藏星河·巧手赴七夕”—非遗腰扇制作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20人参加。

腰扇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蕴。社区工作人员准备了制作材料和工具,并为大家详细介绍腰扇的制作步骤。活动现场,居民相互配合认真制作,打磨紫竹、仔细封边、悬挂流苏。不一会,一把把古香古色的腰扇就完成了,寄托着团结友善、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

回龙观街道各社区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社区居民搭建了沟通交流平台。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社区将积极链接多方资源,丰富社区居民业余生活,活跃社区文化氛围,满足居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作者:

回龙观街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