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上午,阅兵活动结束后,鸽笼开启,8万羽和平鸽展翅高飞,礼赞和平。
北京市信鸽协会秘书长孙鹏介绍,这8万羽身体健康、体质强健的和平鸽全部来自北京市的信鸽协会会员,9月2日下午开始,信鸽会员带着和平鸽分别从东城、西城、丰台、房山等10个区出发,到各区收鸽地点集结交鸽。区信鸽协会逐羽检查,并将所有和平鸽集中安置在12辆放飞车中。
经过一夜的等待,迎来了它们的放飞时刻。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纪念大会现场放飞鸽子。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和平鸽笼车有很多贴心的设计,例如水槽、通风机等,放飞员还会适时为和平鸽补充水分,确保它们保持良好状态。
鸽笼车的摆放也有讲究,“和平鸽在飞行中遇到障碍物会掉头,利用这个特点,和平鸽可以在广场上空形成盘旋状态。”孙鹏举例,如果鸽笼车搭载的是来自通州的和平鸽,那么这辆车就会被放在广场西侧,当和平鸽出笼朝东飞的时候,遇到朝西飞的和平鸽就会掉头,所有和平鸽就会在空中形成盘旋效果。
和平鸽们放飞约15分钟后,位于北京石景山区的鸽户王启来盼来了自己的鸽子,他激动地爬上阳台吹起鸽哨,迎接鸽子回家!
这些放飞的和平鸽载誉而归,它们与普通鸽子有什么区别?被放飞后怎样找到家?找不到家怎么办?
和平鸽是征集来的信鸽
北京信鸽协会工作人员表示,此次放飞的和平鸽主要来自市民鸽友自愿征集的家养鸽,它们并非野生鸟类,而是经过长期驯养的鸽子,通常具备较强的归巢能力。
在国家重大节日和纪念活动中,放飞和平鸽已经成为惯例。这些和平鸽其实是品种优良的信鸽。它们脑部羽毛细密,颈部较短,鼻长而平整,羽毛整齐,富有弹性而有光泽,翅膀厚实有力,且两翅匀称,尾羽用以掌握方向。
信鸽是鸽子衍生培育出的种群,具有强烈的归巢性和辨认方向的能力,被用于人与人之间紧要信息的传递。人类对信鸽的饲养与培育有着悠久历史,国内外都有不少用信鸽传递消息的故事。在我国,早在隋唐时期,南方一些地区就已开始使用信鸽互通消息。
信鸽是如何辨别方位的?
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贾亦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时至今日,人类尚未能完全了解信鸽辨别方位的原理,相关科学研究仍在继续。目前比较明确的是,信鸽的导航机制基本包括两部分,即以太阳和地磁为主的定向机制、以嗅觉和视觉为主的定位机制。
他认为,鸟类确定方向,是综合多种环境和感官信息的结果。而且,随着环境的变化,鸟类可以对自身的方向决策系统进行适宜性调整。
信鸽在晴天时,能通过太阳位置判断方向,并通过体内生物钟校准太阳的虚拟位置,即使太阳被云层遮挡也能保持方向感,这种能力使信鸽能依据太阳运行规律调整飞行路径,确保归巢准确性。同时,信鸽也能记住并辨识一些标志物进行导航。
当看不见太阳时,它们则主要参考感知到的地磁信号。贾亦飞表示,对于信鸽如何感知地磁信号,至今仍无定论。有研究发现,信鸽的喙两边分布着磁性矿物质团簇,其中可能含有类似于磁铁的可以感知磁场的器官,且由于与周边器官组成特殊结构,可以使该器官增强数倍感应能力。该结构通过施加力,引起神经细胞膜畸变,进而开启离子通道,实现磁场感知。
信鸽也会借助视觉、嗅觉来定位。它们对放飞点与巢穴间的“标志性景观”具有极强记忆力,能识别人类难以察觉的地理细节。这些细节被信鸽当作定位的参考点,可以帮助它们在复杂地形中确定归巢路线,这与我们通过道路的特殊标志记住路线的原理类似。
部分科学家还提出了“嗅觉假说”,认为信鸽能够记住巢穴周围独特的气味分布,并且在飞行过程中,通过感知沿途空气中的气味梯度来判断方向。
此外,信鸽的归巢能力还需后天训练强化,通过从小在固定地点喂养、逐步增加放飞距离等训练方法,提高归巢准确率。
除了信鸽,候鸟其实也具备超强的方向感。贾亦飞表示,通常来说,气温、光照、食物等外界环境因素以及内分泌等生理因素的变化,是鸟类迁徙的起因。不同类群的野生鸟类的迁徙机理可能更复杂。而在导航机制上,除了太阳、地磁场、嗅觉、视觉因素外,还受到星空、大型地标、听觉等多种因素影响。例如,许多林鸟会在夜间迁徙,一些猛禽会沿着山脉或海岸迁徙等。
信鸽为什么也会迷路?
本次阅兵活动结束后,部分放飞的和平鸽因迷路或体力不支滞留城市,甚至有个别鸽子落水。一些网友还发布了信鸽“寻主启事”:“我捡到一只圆胖子,编号是2025 01 0522204,主人快联系我。性别不详,性格亲人,特别乖巧!”“信鸽寻主人,我想,养鸽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的鸽子庆典时能在天安门广场上飞一圈!”
信鸽也会迷路?对此,北京信鸽协会工作人员解释,部分鸽子在活动后出现短暂迷路或滞留,主要是由于天气炎热、体力消耗较大或应激反应所致。例如,鸽子可能在飞行过程中因高温脱水,或因陌生环境暂时迷失方向。但大多数情况下,只要给予适当休息,它们就能自行恢复并找到回家的路。
实际上,在很多信鸽比赛中也存在信鸽迷路甚至一去不返的现象。其原因很多,包括天气变化,比如暴雨、雷电、大风等;磁场干扰,比如发生地磁暴等;遇到猛禽袭击,在逃生时迷失方向;因饥饿、受伤等落地;因异性吸引而跟随飞行甚至“上门”……
遇到迷路信鸽怎么办?
北京信鸽协会的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情况下,信鸽具备强烈的归巢欲,排除天气、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凡是迷路或者比赛掉队的信鸽,都会努力回到出发地。
北京信鸽协会也提供了科学救助建议:如果发现迷路或暂时停留的信鸽,市民应首先保持距离观察,避免过度干扰。若鸽子看起来健康且能正常飞行,则无须干涉,让它自行调整状态后飞离。
如果鸽子表现出明显虚弱、受伤或生病迹象,有养鸽经验的市民可以提供少量清水,帮助其补充体力,但无须强行喂食。待鸽子恢复后,通常会在几天内自行飞回。
另外也可以检查鸽子的脚环,尝试联系主人归还。如果无法找到主人,可联系当地动物保护组织、信鸽协会或鸟类救助站,需要注意的是切勿随意放飞,以免它再次迷失,也不要强行饲养,而是要交给专业机构处理。
来源:新华网、人民网、数字北京科学中心、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