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上午,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人工智能赛道开幕式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举行。本次大赛首次增设人工智能赛道,涵盖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中职和高中五个组别,实现了基教、高教、职教三大体系融合,吸引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366支队伍及多国代表队参与。
活动现场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的倡议书》,呼吁院校、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携手推进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助力培养面向未来、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人才。
“人工智能正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与教育教学形态。”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争夺赛北京赛区组委会副主任、执委会主任张耀天表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正在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质新域’。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卓越实践能力的学生,已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力量。”
他进一步强调,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改革创新,要靠基础教育筑牢认知根基,高等教育提供创新引擎,职业教育强化实践能力。正因如此,本届世校赛首次增设人工智能赛道,并创新性地设置普通本科、职业本科、高职、中职和高中五个组别,实现基教、高教、职教三大体系贯通融合,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对接。
“北京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地,拥有全国超过40%的人工智能企业、55%以上的顶尖学者,以及130余个注册备案的主力大模型。”张耀天指出,在这一优势基础上,北京发布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工作方案与应用指南,全面推动大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构建“学、用、研、赛、创”“五位一体”的人工智能通识教育模式。本届大赛正是北京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与产业”生态融合的重要实践,也是以赛促教、以赛育人的关键举措。
现场多位与会专家表示,人工智能驱动着新一轮科技与产业变革,大赛作为推动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为青年提供了技能展示与交流的机会。开幕式还设置了专题报告环节,来自高校、企业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发展、人才供需、绿色算力融合等议题分享见解。
据悉,本届大赛以“技炫青春 能创未来”为主题,人工智能赛道由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承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协办。竞赛内容紧密结合人工智能产业岗位需求,全面考查选手技术能力、职业道德、团队协作与工匠精神。赛事分为争夺赛、排位赛和冠军总决赛三阶段。其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承办“普通本科学校组”“本科层次职业学校组”“高中组”三个组别的赛事,比赛地设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沙河校区唯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高职组”赛事,比赛地设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交易中心;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办“中职组”赛事,比赛地设在北京园博大酒店。
同日,2025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非洲赛区赛事在赞比亚开幕,由北京市教委联合中国有色矿业集团,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共同承办,赛事影响力扩展至全球。
(采写:张秋颖;主办方供图;编辑:邓丽;复审:郝彬;核发:冉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