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责任担当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
2025-09-07 21:1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9月3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激发了爱国热情、凝聚了奋斗力量。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爱国主义始终是最激昂的主旋律,是凝聚民族力量的强大精神纽带。新征程上,党员干部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用责任和担当唱响爱国主义主旋律,让爱国主义的旗帜在中华大地上高高飘扬,不断汇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

以团结凝聚报国力量。团结出凝聚力,团结出战斗力。甲午战争时的中国,犹如一盘散沙,国家意识之淡漠、民族精神之萎靡、社会人心之涣散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抗日战争的“巨炮和重弹”轰醒了我们的民族意识,中华民族“从沙子拧成了绳子”,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奋起反抗,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人类正义而战,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取得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爱国必须重视团结、珍视团结、维护团结。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讲好抗战故事、讲好时代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党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团结成“一块坚硬的钢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阔步向前,行稳致远。

以奋斗创造不凡业绩。爱国是一种高尚情感,也是一种责任担当。抗日战争的胜利,既是一场物质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精神意志的比拼。在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极为悬殊的情况下,无数中国人民把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为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而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雄壮史诗。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巨繁重的任务,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唯有坚持艰苦奋斗、顽强奋斗、不懈奋斗、团结奋斗,方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中国。要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融入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之中,从自己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重大斗争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勇挑“最重担子”,敢啃“最硬的骨头”,以稳健步伐、自信担当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幸福篇章。

在斗争中开创事业新局。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人民的强大精神力量。抗日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相持、战略反攻,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人民铁骨铮铮、视死如归,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涌现出的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张自忠、戴安澜等一批抗日将领和“狼牙山五壮士”、“刘老庄连”、东北抗联八位女战士等众多英雄群体,奏响了气壮山河的英雄凯歌。爱国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以不畏强敌、不惧风险、较真碰硬、勇于胜利的风骨和品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保驾护航。要强化斗争意识,提升斗争本领,拒绝“躺平”,告别“佛系”,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不做一团和气的“好好先生”,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风险挑战面前绝不退缩,在斗争中学会斗争,在斗争中成长提高,成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勇士,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国家者,载民之舟也。舟行大海中,猝遇风涛,当同心互助,以谋共济。历史雄辩证明,爱国主义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是激励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勇前行的不竭动力。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始终高擎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传承和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将“国家兴亡、我之责任”化为报国之志、强国之行,当好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弘扬者、实践者和传播者。


作者:

单晓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