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我们迎来了第41个教师节。在教育的热土上,昌平区的教师们日复一日,用爱心、智慧和汗水,默默书写着立德树人的动人篇章。接下来,让我们透过照片定格的瞬间,聆听教师们的心声,感受昌平教育人那份立德树人、潜心育人的初心与坚守。
昌平区第一中学
那堂关于重心的课上,我带来一个造型奇特的金属雕塑。“谁能让它稳稳立在桌边?”同学们轮流尝试,雕塑却一次次跌落。我走过林同学身边,俯身鼓励他:“你去试试看?”他犹豫着上前,双手微微颤抖,但努力尝试。当他把雕塑调整到某个角度时,雕塑竟稳稳立住了。“太精彩了!”我提高声音,“大家看,林同学找到了重心的奥秘——当支撑点通过重心垂线,物体就能保持平衡!”教室里掌声雷动,他耳尖通红,眼里闪着从未有过的光。
十年后,他成为工程师,同时还寄来这个小的摆件。便签上写着:“谢谢您让我懂得,人生并不需要改变自己的形状,只需要找到那个让你屹立不倒的支点。”
教书二十余载,我越发坚信:教育的真谛,不是把每个孩子打磨成标准件,而是帮他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人生支点。当万千支点各得其所,生命便会在平衡中绽放出最美的姿态。
——乔丽华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于我而言,便是践行“看见每一个学生”的教育初心。照片中,老师用镜头记录学生奔跑的瞬间,是教育最本真的模样——看见每个孩子的进步与成长,看见每个孩子的困惑与迷茫,看见每个孩子渴望被理解的期待,并及时给予引导、支持和助力,最终陪伴他们走出困境,成为闪闪发光的自己。而这,也是为人师者最幸福的时刻——教育的温度,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宣言,而是藏在 “被看见” 的每一个细节里。我们不必做照亮所有角落的太阳,但需成为凝视每朵花的星辰,用理解化解焦虑,用耐心陪伴成长,用信任唤醒潜能。当学生感到被珍视,教育便有了穿透分数的力量,它让成长不止于知识的积累,更成为心灵的滋养、人格的塑造。
——宫博
首都师范大学
附属回龙观育新学校
作为教师,我不仅向学生传递志愿服务精神,更以自身长期参与志愿活动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可感可学的标杆。
如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已融入班级日常,学生的责任感与行动力显著提升。我始终坚信,教师以自身为镜,才能真正实现以行润心、以实践育新人,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注入温暖力量。
——王浩楠
南口镇小学
课间,老师和学生一起编制花绳。同学们围拢着,小脸上满是专注与好奇,眼睛亮晶晶的,紧紧盯着师生翻折的手指。教师用爱与智慧,为孩子们编织出充满乐趣与启迪的成长经纬,助力他们在传承中创新,成长为有担当、有文化底蕴的新一代,为教育强国的宏伟蓝图添上属于他们的鲜亮一笔。
——王春凤
昌平区教工幼儿园
这张照片里,我和孩子们正共读《小乌龟上幼儿园》。当他们睁大眼睛追问“小乌龟后来交到朋友了吗?”我看到了教育最动人的模样——用故事解开成长的忐忑,用陪伴化作勇敢的力量。
幼儿教师是孩子走出家庭的第一位“引路人”。正如绘本里的小乌龟,每个孩子都带着对未知的怯意来到我们身边。我选择蹲下身来,用温柔的语调、鼓励的眼神,让他们知道:害怕没关系,老师会牵着你的手慢慢尝试;犯错不要紧,我们一起在游戏中学会规则与友爱。
——刘佳雯
回龙观镇中心幼儿园
看着这张和孩子们的合影,我满心温暖。孩子们穿着印着“中国”的服装,脸上洋溢着纯真灿烂的笑容,那一双双比着“耶”的小手,充满了朝气与活力。
作为园长,我常想,幼儿园就是孩子们成长的港湾,而我们这些教育者,就该像一把大伞,为他们遮风挡雨,守护他们的天真与美好。在幼儿园里,我们不仅要教孩子们知识、技能,更要呵护他们的童心,让爱国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萌发,就像衣服上的“中国”字样,慢慢融入他们的认知。
希望在我们的守护下,每个孩子都能在幼儿园这片小天地里,无忧无虑地成长,带着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情,像小树苗一样,茁壮成长为栋梁之材。
——门利艳
百善镇中心幼儿园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教育是一场驶向未来的远航。照片中,我与幼儿共同用生活材料搭建"成长之舟",他专注的眼神里满是对探索的热忱,而我在旁的鼓励,是为他的航行扬起风帆。
作为幼儿教师,育人如造船,需以耐心为锚,以爱心为舷,以专业为罗盘。我们俯身聆听童声,用心守护每一次创造,在日常的点滴互动中,将文化的根脉、追梦的勇气悄悄根植。在百幼的港湾里,我愿以教育家精神为桨,做孩子成长路上的领航者,用温暖与专业,助他们筑就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舟,也为教育强国的华章,划出最灵动的幼教航迹。
——杨颖
城北中心小学
作为教师,我以爱为光,温暖学生心灵,助力他们自信成长;以教为镜,以身作则,引领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以学为旅,激发阅读写作兴趣,点燃观察世界热情;以担为责,重塑班级纪律,借鉴法儒思想,营造良好环境。我深知,教育之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我愿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潜心育人,继续在教育的道路上坚定前行,成为学生心中那抹最温暖的阳光,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共同谱写教育强国建设的华章。
——杜延
育新实验小学
每次看到这张毕业照,心中总有一股暖流,这是一张有温度的照片,是一张让我感动的照片。
曾经那个总把试卷藏在抽屉里,不愿意接近我的孩子,毕业之际紧紧拉着我的手,眼里没了往日的闪躲。那只主动伸出的手,是孩子最真诚的表达。它藏着孩子对老师的信任和不舍,也藏着老师“不放弃每个孩子”的初心。我想起无数个午后,我蹲在他身边,在楼道里陪着不愿意进教室的他;想起他考砸哭鼻子时,我没说大道理,只递上纸巾陪他整理错题。
好的教育从不是只看分数,而是用爱和坚守,帮每个孩子找到自信,让他们在成长里,愿意主动向温暖伸出手。
——沙小丽
北航附小昌平学校
这张照片是学生在家中拍摄的,当我看到照片时,我的心被深深触动。在她众多昂贵的遥控飞机里,我奖励的那架最普通最廉价的飞机模型,却占据特殊位置。
教育家精神指引着我,立德树人不是一句空话。在航模课上,我用心教导,见证学生从对航模懵懂好奇,到逐渐掌握知识、动手实践。当学生凭借努力获得奖励,那架普通模型在她心中早已分量十足,这让我明白,教师的引导与肯定,能在孩子心中种下热爱与奋进的种子。
未来,我会继续以教育家精神为魂,在航模教学中深耕,用匠心培育童心,助力孩子们在航空梦想的天空里,飞得更高更远,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陈亚宁
马池口镇中心幼儿园
深耕幼教二十载,我始终以 “立德树人” 为根本,将爱心、耐心、责任心融入育人全程。打造沉浸式德育场景,可以通过生活化活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品行,扣好 “人生第一粒扣子”;心系特殊需求幼儿,量身定制成长方案,守护每个孩子的成长。
——刘晶晶
南口镇中心幼儿园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幼儿,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
在工作中,我从孩子们身上获得了许多快乐,也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让自己逐渐成熟起来。工作中,我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游戏,细心地照顾班里的每一名幼儿。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把握时机做幼儿的引导者,关注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
幼儿教育是启蒙教育,我会继续用《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指导我的工作,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多种能力,培养孩子们优秀健康的心理品质,要让他们在我的爱与关怀中,在幼儿园快快乐乐的健康成长。
——尤玉倩
昌平区天通苑小学
照片中,我和孩子一同摆弄着彩色绳,她专注又兴奋的神情,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感悟。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联结。
课堂上,我努力把知识变得生动有趣,用小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课后,我愿意做他们的大朋友,和他们一起玩耍、谈心。
“立德树人”就体现在这些日常里,是耐心引导孩子探索时的专注,是看到他们因小小成就而喜悦时的欣慰,是陪伴他们在成长路上不断发现自我、学会热爱的过程。能成为孩子们成长的见证者与陪伴者,是我作为教师最幸福的事。
——姬翔宇
小汤山镇中心幼儿园
在内蒙古支教的日子里,最触动我的,是草原孩子眼中不染尘埃的光,和他们用蒙语、汉语夹杂着的“老师好”,那是比任何语言都温暖的欢迎。
在课堂上,我曾为如何让孩子理解抽象知识发愁,后来发现草原本身就是最好的教材。带着孩子们观察寒冬里的冰窗花;教他们画家乡时,有的孩子认真地给蒙古包画上彩色的顶,说“这样阿爸阿妈回家就能一眼看到”。那些瞬间让我明白,支教不是单向的“给予”,而是和孩子一起,重新发现世界的简单与美好。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用爱和耐心,守护好每一颗童心,让他们带着这份温暖,勇敢走向更远的地方。
——刘芳
小汤山中心小学
在昌平区跆拳道比赛颁奖台上,手捧奖杯与证书,我满是感慨。作为教师,育人如跆拳道修炼,需引导学生扎稳品德之“马步”,以坚韧磨砺意志,用礼仪规范言行。每一次鼓励、每一回指导,都是助他们突破自我的“出拳”。看着学生在赛场上拼搏、成长,我深知,立德树人是不变的初心,潜心育人是永恒的使命,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青春赛道上,踢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秦文文
北京市棉花胡同幼儿园
回龙观园
十年从教生涯中,有幸见过、陪伴过携着各色独特光谱的幼儿,感受过不同生命带来的神奇与感动。其中,这些神奇与感动,也让我铭记初心,面对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孩子,我始终以专业与耐心推进融合教育。从初期坚持沟通建立信任,到牵头组织家庭、特教机构制定属于我们的方案,助力孩子从“橙色孤岛”融入集体,也让其他孩子学会理解与接纳。在这样一场追寻温度与公平的教育中,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家精神是因材施教的坚守、协同育人的智慧。而以无差别的爱与专业为基,守护每个孩子的独特成长,便是为师者践行立德树人、为教育强国筑基的具体实践。
——王颖
北京育翔小学回龙观学校
教育是文明的传承、智慧的接力,既要守住文明根脉,更需在传承中创新以适配时代需求。新课标指引下,我主动将跨学科学习融入课堂:围绕校园地下车库改造问题,让学生用数学测量数据、用语文撰写倡议、用劳动实践设计,通过自主探究梳理问题、合作学习制定方案,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培育他们的问题解决与协作能力。
看着学生从被动记笔记转向主动查资料,从独自解题到组队讨论,我深切感悟:教育从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双向的灵魂唤醒。当他们用板绘技术演绎设计意图、以“用户”实验验证生活中的实际需求,眼中闪烁的创造力与思考力,让我既真切看见教育的力量,更由衷享受身为教师的幸福。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教育路上,我会持续秉持传承创新之心,以己之智、己之力陪着每只“雏凤”丰满羽翼,助他们在创新中振翅腾飞。
——刘璇
昌平第二实验小学
照片中,我正俯身指导一名学生挥拍击球,我们的目光共同聚焦在那枚白色小球上。孩子眼神专注,我的手势耐心分解动作。背景是其他对练的孩子们,球馆里回响着乒乓球清脆的弹跳声。在这方寸球台间,我教授的不仅是乒乓技巧,更是人生的必修课。
我以教育家精神要求自己,用每一次示范告诉学生:真正的强大是失败后重新发球的勇气,是尊重对手的品格,是日复一日的坚持。通过乒乓球,我为他们铸就永不言弃的“冠军之心”,让体育精神成为人生路上的坚实底色。这正是我作为新时代教师,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的绵薄之力。
——包敬一
大东流中心小学
照片中,我带了六年的小学毕业生重返校园——初中考试结束后,兴奋地与我分享即将开启新征程的消息,眼中闪烁着成长的光芒。
六年里,晨读的书声、操场的欢笑、课堂的思辨,是育人岁月里鲜活印记。从稚孩长成少年,我耐心倾听心声,用爱守护每一步成长:共历挫折时互相鼓励;共享喜悦时同享灿烂。
作为班主任,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有独特的成长节奏,以真心陪伴、以信念引航,盼品德与梦想的种子在你们心中扎根。如今你们带着自信与感恩归来,便是对教育初心最好的回应。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育人,是“以爱育爱、以心传心”的接力。愿你们在新征途上勇敢追梦,我会一直在这里,做你们回望时那抹温暖的光,一生守望成长。
——周围
流村镇中心幼儿园
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我坐在钢琴前,指尖流淌出轻快的旋律。我们一起弹唱《国旗国旗》,周围的孩子们有的专注聆听,或跟着节奏轻轻哼唱,他们的眼神里满是对音乐的好奇与喜爱。欢欢在这次音乐活动结束后仿佛就爱上了音乐活动,经常过来问我:“老师,我们什么时候再唱歌,再学新的歌?”玲玲也对我说:“老师老师,我们户外玩的时候可不可以也放这首歌,我喜欢。”当孩子向我表达喜欢音乐活动的这一刻,我发现音乐这一美好载体,能让品德与素养在童真的心灵里,如音乐般悄然滋养、生根发芽。作为教师也让我感受到我组织的活动被幼儿喜欢的幸福感和成就感。
——李喆
昌平区二毛学校
我的姑姑是老师,我的姐姐也在师范毕业后当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后来,我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我们聚在一起,聊的最多的是孩子。我觉得“教师”二字拆开可以理解为,教师的职责是让学生明白“品德”“文化”“思辨”“价值”这四种东西的含义,帮助学生成人成才。
这是我过的第30个教师节了,在我看来,它和我过的每一个忙碌而有意义的一天没有什么区别。看到我的孩子们比昨天学业有进步了,看到我的孩子们又懂得了更多的道理,学会了更多的方法,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每天都很快乐。正在教的孩子每天的笑脸,已经毕业了的孩子从我身上的所得能够对他们一生有用,参加工作了的能够三观很正,为社会做贡献,我觉得我的努力是有意义的。
回到家里,老父亲每每问起“有没有误人子弟”,我能响亮的回答“当竭力,不敢辱命”。
——芮慧文
南邵镇中心幼儿园
在工作中,面对新入园的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我推出“笑脸打卡本”,设计干预方案,邀请家长线上家访,全面了解孩子的心理动态,针对性的调整,孩子们很快就适应了幼儿园生活,我还发起“班级科学探索计划”,联合家长开展活动,形式多样的科学小实验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寓教于乐,孩子不仅掌握了科学知识,还带动同伴成立“科学探秘小分队”,在日常中探索。我坚信每个孩子都是星辰,未来会用爱与责任照亮他们的成长路。
——兰清萍
昌平区实验学校
舞台上,柔和的光芒洒落,一张照片定格了我与孩子们共同朗诵《如愿》的珍贵瞬间。歌声嘹亮而激昂,旋律中奔涌着炽热的家国情怀,也传递着代代相承的理想信念。
对我而言,教育是一场心灵与心灵的相互陪伴,是生命与生命的彼此影响。日复一日的付出,宛如涓涓细流,终于在这一刻汇聚成海,澎湃回响。孩子们眼中闪烁的坚定与赤诚,便是最动人的教育答卷。
我愿继续成为一名点燃者、守护者、同行者,用我的心灯,点燃千百个璀璨心愿,守望他们奔赴远大前程。这份见证与成就,便是我——一名平凡教师最荣耀的“如愿”。
——于蕊
一张张定格的画面,是岁月长河中温暖的浪花;一段段真挚的感悟,是教育生涯里璀璨的星辰。它们平凡而伟大,细腻而磅礴,共同汇聚成昌平教育砥砺前行的澎湃力量。
祝全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工作顺利,桃李芬芳!
来源:各相关学校、幼儿园
审校:陈晨、纪茹馨、杨蕊、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