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兰台读档|天津市静海区档案馆《八百壮士之营长杨瑞符》
2025-09-11 10:35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6月12日起,北京市档案馆、天津市档案馆、河北省档案馆联合推出“胜利烽火映山河 请听档案说——京津冀兰台读档活动”。由京津冀三地档案馆工作人员分别介绍本馆的抗战档案及背后的故事,以“视频+图片+文字”的形式推出60集系列微视频,在三地新闻媒体、各馆新媒体平台播出,大力弘扬抗战精神。今天推出第50集:天津市静海区档案馆《八百壮士之营长杨瑞符》

杨瑞符,字节卿,出生于1902年,逝世于1940年,静海东翟庄村人。15岁进津当徒工、后作小贩。1921年(民国十年),弃商从戎,投身吴佩孚部下当兵。1929年,被编入国民革命军88师262旅524团。曾任排、连、营长等职。淞沪会战中,参与指挥四行仓库保卫战,为“八百壮士”英雄群体重要一员。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登陆。10月下旬,杨瑞符奉命率其部400余名官兵(对外号称800人)守闸北。掩护几十万驻沪军队撤退。524团副团长谢晋元亦留守该营,协同指挥作战。10月26日晚,杨瑞符选定四行仓库为守据点,牵制日军。次日拂晓,全营官兵用仓库里的粮食包构成工事,并将周围房屋焚烧,准备战斗。27日,多架日机飞抵四行上空,杨瑞符于楼顶以高射机枪射击,日机不敢低飞,轰炸未遂。随后,日军用平射炮猛轰四行,杨瑞符令所部以机枪还击,战斗甚烈。下午5时,日军强攻不下,断四行水源。杨瑞符令士兵将所有污水、便尿妥为保存,以备急用。晚上,他分批召见士兵,鼓舞杀敌报国情绪。孤军抗日的消息很快传遍上海,各界人士纷纷捐赠物资;何香凝女士亦致专函嘉慰;上海童子军战地服务团女学生杨惠敏只身渡河,为孤军敬献国旗。29日晨,国旗在四行楼顶升起,日军恼羞成怒,多次用飞机轰炸,均被击退。中午,以坦克开道,尾随数百步兵强攻;晚,用掘土机、大炮、坦克妄图摧毁四行,均被击退。30日黎明,日炮兵、步兵、空军齐动,围攻四行。晚12时,杨瑞符奉命撤退,突围中腿部负伤。四行仓库阻击战,历时4昼夜,歼敌百余,伤敌无计;杨瑞符所率官兵牺牲10余人。

《静海县志》中关于杨瑞符的记载(天津市静海区档案馆藏)

事后,全国各地报刊均载文赞扬此役,文化界将其事迹拍成电影,其中的主题歌《歌八百壮士》风靡海内。报刊中,赞扬杨瑞符的诗篇屡屡可见,仅载其一首:

赠杨瑞符团长

曾将只身守四行,威声远播姓名扬。

驰驱八百心魂壮,敌忾三千胆气强。

不让降旗标寸土,誓鏖孤垒复完疆。

蚕丛早办新成茧,好绣雄姿励后方。

1940年初,杨瑞符在淞沪会战中留下的枪伤复发,经送医抢救无效逝世,终年38岁。其灵柩运回合川时,一千余市民胸戴白花,聚集码头,迎接英雄遗体,并护送至铜梁洞,安葬于二仙观左侧。

读档人:天津市静海区档案馆 安东坤



作者:

北京市档案馆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