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晓岚说:拆字(测字)往往有奇验
2025-09-14 13:1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拆字”,又称“测字”“破字”,是中国古代通过分解汉字偏旁笔画来推测吉凶的一种占卜方式。清代大学者纪晓岚相信“拆字”,认为“往往有奇验”。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中,记叙了两则拆字奇验的例子。

乾隆甲戌(十九年,1754),纪晓岚参加完殿试之后,结果还未出来,他在书画家董教曾家遇见一位会拆字的浙江术士。纪晓岚很想提前知道殿试结果,写了一个“墨”字请术士拆。术士看了看这个字说:“头名状元不属于您了。‘墨’字上为‘里’;‘里’字可拆为‘二甲’,‘里’字下有四点,您大概是二甲第四名,肯定可以入翰林了。‘里’下‘四点’还有一个‘土’字。‘四点’是‘庶’字脚,‘土’为‘吉’字头。是‘庶吉士’了。”传胪大典举行,结果跟浙江术士预测的结果一致:授翰林院庶吉士、编修。这个职位由科举选拔的优秀进士担任,负责起草诏书、讲解经籍等事务,属于朝廷重点培养的储备人才。后来,纪晓岚得到了重用。

乾隆三十三年(1768),纪晓岚因为向被查办的官员报信获罪,被限制了人身自由,每天由一名军官看守。其中一名董姓军官说他会拆字。纪晓岚就写了一个“董”字,请他拆。董姓军官说:“您将被远戍,而且是千里万里之外。”——因为“董”是“萬”字头,下含“千里”。

远戍,即被派到边远之处去戍守。会去哪儿呢?纪晓岚又写了一个“名”字。董姓军官说:“‘名’下为‘口’,上为‘外’字偏旁,这就是‘口外’了。日在西为‘夕’,大概是西域。”纪晓岚问:“将来还能回来吗?”董姓军官回答说:“‘名’字之形近于‘君’字;又像‘召’字。一定能被皇上召回。”纪晓岚问:“那将在哪年哪月呢?”董姓军官说:“‘口’为‘四’字之外围,而中少两笔。应该是等不到四年。今年是戊子年,四年后是辛卯年。‘夕’字是‘卯’的偏旁,也说明将在第四年。”

皇帝对纪晓岚的处理结果,跟董姓军官预测得一样:谪戍新疆乌鲁木齐。乾隆三十六年(辛卯年)六月被召回,果然是不足四年。

把这段故事写出来,是因为觉得挺有意思。至于纪晓岚说的是他的真实经历、还是他虚构的故事,读者可以自行判断。毕竟,纪晓岚是写作的高手,对他来说,编点离奇古怪的故事纯属小菜一碟。我们可当作一篇神话故事来读。

测字,纯属一种神秘主义,说它是迷信亦无不可。但是,它的“内核”却往往是理性且智慧的。它包含了文字学、文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知识,还有一种机敏诡辩的言语艺术在内。



作者:

宗春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