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街读书会
干部学习新书书单
第20250904期
1
《〈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释义》
出版社:中国方正出版社
作者: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法规室
推荐部门:党建组
本书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法规室编写。全书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逐条进行解读,详细阐释了条例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和条文内涵,指出了条例在适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本书具有很强的权威性、指导性和针对性,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深入学习理解和贯彻执行条例的重要辅导读物。
2
《创新实干促发展》
出版社: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作者: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推荐部门:中直组
本书着眼国内外发展大势,立足新时代中国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结合人们的思想实际和理论关切,深入回答了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如何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如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8个理论热点问题。该书秉承“理论热点面对面”系列通俗理论读物的一贯风格,坚持学理性与普及性相统一,注重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运用数据解读、图表呈现、案例剖析等多种形式,说理透彻、文风鲜活,是干部群众、青年学生进行理论学习和开展形势政策教育的重要辅导读物。
3
《走向富裕:从摆脱贫困到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
出版社:研究出版社
作者:金文成、谢中武、张斌、王晓杨、何安华
推荐部门:干教组
本书立足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新发展阶段,以县域为观察窗口,系统阐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践逻辑。全书以十个典型县域的实践为蓝本,总结了各地探索差异化路径的经验。既呈现了党建引领产业振兴的河北蔚县模式,也剖析了欠发达地区转型痛点,提出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协作机制、推动要素流动等对策,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与理论支撑。
4
《问心三部曲》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作者:丁捷
推荐部门:出版组
打开凤凰新闻,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追问》《初心》《撕裂》三部作品用纪实、思辨、虚构三种不同的文学形态,构成问心三部曲。三部作品内容相辅,逻辑相扣。《追问》对当下的人进行心理追踪,是适合党员干部的心灵自救读本。作品采用纪实文学口述实录的写作方法,丰富的文学性又增加了其真实的感染力,很多读者读了之后说如在眼前,触目惊心,不忍释卷。《初心》是作者自我心灵的直自,融入了作者的半生阅历和感悟,读来真诚感人。《撕裂》撕开了这个浮华时代的光鲜画皮,表现了对时代和现实的真挚关切,塑造了一个时代精英、社会脊梁型人物,在时代的浪潮里沉浮,有过失败也有过成功,用一个血肉丰满的个案形象来展现一代奋斗者的精神世界。
5
《新兴领域党的建设丛书》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作者:常怀立、张博 等
推荐部门:政法组
我国新兴领域迅速发展,已成为基层党建的重要阵地。本丛书聚焦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前沿问题和热点难点,从理论基础、政策法规、工作方法、实践案例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各领域各方面。本丛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精选大量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展示各地新兴领域党建的成功经验和创新做法,通过分析、总结案例,帮助读者切实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有助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从整体上把握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的实效性,推动新兴领域党建工作持续展现蓬勃生机。丛书分为4册,分别是:《新就业群体党建案例精讲》《新经济组织党建案例精讲》《新社会组织党建案例精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案例精讲》。
6
《中国公共财政:改革、挑战与对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林双林
推荐部门:企干组
公共财政关系到经济发展及发展成果的分配。本书系统分析中国公共财政,阐述改革的缘由和后果,揭示面临的挑战,提出应对措施。全书内容涵盖政府预算收入、预算外收入、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基础设施建设、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地方政府债务、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财政政策与公平和可持续增长等重要议题。分析中揭示了中国传统财政思想、现代公共财政理论以及当代中国财政理念的异同,比较了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财政改革及财政现状。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公共经济学和中国财政研究,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主持财政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等机构研究项目,奔赴各地实际调研的集中成果。书中援引了大量文献和中外财政数据。作者观点鲜明,不模棱两可;言之有据,数据出处翔实;深入浅出,力争将深奥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展示给读者,不拘泥于“学术语言”。本书有助于填补中国公共财政研究的空白,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公共财政的现状、问题以及改革方向。
7
《AI万金油:商业幻想与科技狂潮》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美)阿尔文德·纳拉亚南、(美)萨亚什·卡普尔
推荐部门:英才中心
本书深入剖析AI的运作原理及局限性,帮助你辨识AI何时能带来真正的价值,何时可能引发隐患,提醒你警惕企业炒作,推销那些既不实用,未来也无前景的AI产品。本书在肯定部分AI技术潜力的同时,深入探讨了AI在教育、医疗、招聘、银行、保险和刑事司法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所带来的问题与危害。作者将现阶段的AI分为三类,即生成式AI、预测式AI和内容审核AI,详细解析了不同类型AI的核心区别、潜力与缺陷。书中还指出,人类对AI的使用方式远比技术本身的威胁更值得关注。除此之外,书中警示了大型科技公司垄断AI技术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强调在缺乏问责机制的情况下,AI不仅可能无法解决社会问题,反而可能加剧现有的社会矛盾。
8
《园野乡愁》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作者:(加)王其钧
推荐部门:地方组
中国古村落、古镇、公共园林、寺观祠庙园林是根源于中华文化的独特印记,是中华大地上的瑰宝,蕴含着丰富智慧和无穷魅力,唤起人们对家乡的热爱。本书以细腻的文字和精美的绘图,从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历史与文化发展、空间布局与特色、园林及建筑营建方法、植物配景等方面,诗情画意地对全国各地各民族的16座古村落、17座古镇、35处公共园林、18处寺观祠庙园林进行了生动的介绍,并重点对公共园林进行了系统的解读,使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村镇与公共游园设施文化。本书读者为园林、建筑专业相关人员及对中国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
9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程美宝
推荐部门:博士团
本书试图讨论“地域文化”叙述框架如何在晚清到民国年间形成的历史过程。近代中国“地域文化”的表达,着重从历史叙述、种族血统、学术传承、方言写作、地方民俗等方面去发挥,这些范畴的内涵,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中的政治对话过程中层积而成的。近代“地域文化”话语的建立,也是近代中国国家观念从“天下”转移到“国家”的过程,读书人在国家意识和地方关怀的二重奏中,不断调校音调,加入自己的声音,用地域文化来表达他们心目中的国家观念,在国家认同与地方认同之间建立起辩证统一的关系。本书并非单一的“广东文化”观解析本,亦并非仅从“中国文化”宏观层面上解析地方文化,而是以辩证的思维论述“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二者间深层次的逻辑关系。如果您对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间的关系、对“身份认同”、“粤语”体系等感兴趣,那么本书将会带领您层层剖析它们的内涵。笔者亦通过解析知识分子的文化重构、方言书写的政治隐喻、民间传统的现代转化,展现“广东文化”如何参与“国家文化”的构建。读懂“广东文化”观的演变,便读懂了中国从传统天下观到现代国家认同的转型密码。
10
《银发摆渡人》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陈辉
推荐部门:媒体组
“老漂”指从外地来到其子女所在城市,帮子女看孩子、做家务的老人,是青年家庭的摆渡人。本书基于对诸多老漂家庭的深度访谈,生动呈现了老漂家庭中的矛盾和关系调适,从家庭社会学视角描述和解释了老漂家庭的育儿生活和家庭关系。书中以案例的形式,展示了普通人如何扮演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儿媳、女儿、女婿等角色。尝试回答:为什么老漂是青年家庭的刚需?老漂家庭中的婆媳关系和亲子关系有哪些新特征?中年人如何在“做父母”“做儿女”和“做自己”之间找到平衡?由此透视中国家庭的现代转型。
责编:赵乾;初审:许雪靖、韩培涛;复审:连文娟、李雨凡;终审:正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