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驱动
精准分析
赋能提质
革小学业质量提升行动
为进一步构建教学评一体化的良好生态,精准把脉教学质量,科学谋划提升策略,9月9日,我校以“数据驱动 精准分析 赋能提质”为主题,召开了2024--2025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会。会议聚焦上学期教学工作得失,旨在精准定位问题,找准改进方向,探索提升策略,促进新学期的教学质量行稳致远。
一场有深度的质量分析会
1
精准把脉
教师中心关昊然老师基于区级三年级质量分析会,通过对全校上学期期末学业质量情况的详细剖析,找出优势与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改进提供依据,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语文学科——鉴往知来 深析共研
从“细化数据呈现,找准差异点;关注命题导向,明晰改进点;寻求策略支撑,确立提升点”三个方面对语文学科期末质量检测的优势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基于数据解读,找准差异:注重过程发现,强化探因;强调思维建构,回归本位”的教学建议,明确日常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实际获得,注重基础知识储备、方法积淀、素养提升。
3
数学学科——数据助力 聚焦素养
通过深入进行数据分析,找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优势与问题,再次提出坚守质量为本的要求,明确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和高度参与的学科育人范式,进一步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推动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4
英语学科——问题诊断与改进建议
以整体数据和各年级、各班级具体数据为切口,全面剖析了三至六年级英语学科的学业质量情况,肯定了教学中的主要优势,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为老师们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使老师们理清了工作思路,再次树立牢固的质量意识,进而更加明确今后教学工作的重点。
5
提质行动:提升育人效果的教学策略
为了提升学校的学业质量,教师中心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依托校本研修不断提升育人效果的教学策略。同时本周语数英三学科也都依据年级薄弱项召开学科质量分析会,明确后续将开展落地的举措与教学改进。
6
教育领航:培养学生终身发展的高效课堂
展望未来,书记以打造有效、有价值的课堂为核心,谈到: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学业质量的提升,更是育人质量的体现。强调筑牢发展根基,全面提升教师个人素养与学校教学质量,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全员合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教育合力,激发内驱力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出更多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教师感想
语文——韩宇彤老师
作为新教师,学习关主任分享的提质妙招,帮我明确了新学期教学的具体方向和可操作方法。基础教学方面,抓高频易错点、清单式过关和一对一帮扶,让我知道基础巩固不必盲目,要聚焦重点、落实到人,避免了以往“想抓却抓不住重点”的困境;分层教学简化答题模板,为我针对不同学情设计课堂提供了清晰思路,不用再为如何兼顾后进生而困惑。阅读教学的四条建议更具指导意义:思维可视化让我学会通过工具了解学生真实思考,跨文本对比阅读、促进反思与情境迁移,提醒我教学要从“教知识”转向“教方法”。
新学期我会逐一落实到课堂,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稳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语文——尹智力老师
经过本次质量分析的学习后,我更加明确夯实语文基础知识是教学的核心重点,也清晰了新学期的改进方向。后续教学中,我将把基础巩固放在优先位置:一方面会建立“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基础任务落实机制,确保学生及时掌握所学,不留知识死角;另一方面会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设计灵活的基础练习,帮助学生在日常积累中强化知识记忆与运用。我会以更扎实的过程管理,助力学生筑牢语文根基,为提升综合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语文——朱丽霞老师
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教学质量分析会后,作为一名关注教育质量的一线教师,我深受启发,也倍感责任重大。会议聚焦各年级教学成绩与不足,结合分析,针对六年级现阶段的教学情况我也做了深入思考。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会议多次强调,六年级教学要避免“满堂灌”,应更加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教学。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同时,要注重知识的联系与迁移,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专业能力的支撑。年级组、学科组应加强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分享优秀教学经验,探讨共同面临的问题。教师自身也需保持学习的心态,积极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与方法。
此次质量分析会让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六年级教学工作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提升教学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精准施教、学生主动参与、家校协同支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帮助六年级学生顺利度过这一关键阶段,为他们的小学生活画上圆满的句号,并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我将把会议的精神落实到日常教学中,用心用情助力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语文——边冬梅老师
这次语文学科质量分析会,我既受触动也明晰了方向。它精准指出教学的发展方向,让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透彻的认知。在基础知识方面,明确运用多元方式精准诊断,辅以趣味活动进行巩固,并倡导师生共建资源库,让学生学字词更扎实。阅读方面,要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可视化,在常态课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图表等支架,梳理学生的思维路径,引导他们外化思考过程。开展跨文本对比阅读,让学生在不同文章的异同联系中,自主发现概括、结构化的规律与方法。还要在典型的文学情境中,让学生反复实践所学经验,促进能力的正向迁移,提升阅读题的得分率,进而推动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力求让课堂更高效、学生收获更扎实。
数学——李桐老师
此次质量分析让我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从数学学科质量分析来看,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有缺失,反映出学生在知识运用、审题、表达等方面存在不足。这警示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只重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学会审题、清晰表达。
再看重点整改项,部分课堂“满堂灌”,学生主动参与率低,还有课时把控、课堂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导致学生优秀率、合格率转化不佳。这让我意识到,课堂应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舞台,教师要精心设计,减少“满堂灌”,增加学生自主、合作活动,同时严格把控课时,加强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秩序,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助力学生更好成长。
此外,每周的教研记录表以及辅导练习的针对性,都体现了教学工作中注重细节、追求实效的态度。这些举措有助于将教学与辅导工作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数学——赵颖老师
参加全校质量分析会,我深受启发。会上校领导们针对上学期期末学业数据的精准剖析,让我清晰了教学改进方向。解读命题特点与学科整体情况环节,我深入把握了素养导向的命题趋势,这为后续备课指明了方向;提炼教学亮点与成功经验,给我的教学优化提供了宝贵参考,可借鉴优秀方法完善自身教学;诊断学科现存问题及改进建议,更是为教学 “靶向提升” 提供了依据。今后,我会结合学科特点,将会议所学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助力提升教学质量。
数学——王立建老师
本次参加质量分析会,更加明确了学校的两项重点工作是提质增效和擦亮品牌。重点对于提质增效谈谈我的想法: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学质量的核心。教师一定要定期梳理知识体系,关注学科前沿,填补知识漏洞,确保授课内容精准;学习新课标与创新教法,积极参与课堂实践,勤于反思不断提升、优化教学;坚持阅读教育书籍、期刊,参与线上线下培训,借鉴优秀教师经验,持续更新教育理念。只有教师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才能更好的为学生服务,努力将专业成长切实转化为教学实效。计划宣讲让我感受到学校对教学核心的聚焦,也让我对新学期充满期待,愿意主动投入,和学校、学生一起成长。
英语——顾志成老师
作为新入职的英语教师,参加玩提质分析和英语学科质量分析会之后,让我收获颇丰。通过三年级的区分析,我了解到无论是三年级的学生,还是六年级的学生,都在语音辨析、听力深度理解和书面表达细节方面存在不足。对于六年级学生,重视语音准确性的训练和帮助学生建立音形的对应尤为重要;通过获取并标注关键信息,提高学生对于听力的理解;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进行梳理词汇,将词汇进行分类记忆,建立易错点和易考点,精准巩固每种题型的做题方法等,助力学生提升英语综合能力。
本次质量分析会不仅是对过去教学工作的总结,更是一份面向未来的行动指南。期望以此为契机,凝聚共识,明确方向,为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共同推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行稳致远。
史家革小
2025
9/16
文稿撰写:关昊然
图片素材:语数英学科组
页面排版:王 宽
图文审核:张 冉 关昊然
责任编审:石增红
总 编 审:姚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