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胎烧蓝画珐琅嵌骨八宝双喜把镜
2025-09-17 14:56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慈禧爱照相,大家都知道,小编也知道。照片中慈禧很少拿“道具”,都是站立直视镜头的,有“道具”是少数。这两张就是很难得一见的照片,注意看,注意看,慈禧手里有镜子。

年近七旬的慈禧太后,也是爱美的,衣饰华丽、陈设奢靡,就连手里御用的的小镜子也是精巧至极啊。啥叫御用,一不怕费工、二不怕费料。缺少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称之御用。这可不是小编随口瞎说的,这个是伺候慈禧晚年生活的宫女亲口说的。清东陵也藏有这样的御用之物,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这两面把镜正在慈禧陵“翰墨留香”展览上展出。正式名称:铜胎烧蓝画珐琅嵌骨八宝双喜把镜。名称够繁琐的吧,其中门道且听小编慢慢给各位看官道来——

把镜,顾名思义是可以用手持的,下面有长柄(把)的,所以叫把镜。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烧蓝的工艺一般用在银器上,把镜的边框用银烧蓝的工艺(蓝色矿物釉料用800度的低温烧制)显得流光溢彩、晶莹剔透。正面是一面水银镜。当时的中国很少生产这样的水银镜子,大部分都是依赖进口的呀。现在看上去还是光洁如新的。

镜子背面是画珐琅的工艺,铜胎上用珐琅彩烧制作。在锦地上制作出佛教的“八吉祥图”,也称“八宝”图案。用具体形式的:轮、螺、伞、盖、花、罐、鱼、肠,代表出:眼、耳、鼻、音、心、身、意、藏的感官显现。

中间红色的双喜字。中国人讲:好事成双,大吉大利的意思。

把镜的把手是染色嵌骨的,在铜胎质地上打造出凹槽,然后把雕刻好了染色的骨质花纹要精准镶嵌到凹槽里,不能有丝毫松动,外面还要笼罩一层透明的釉色。用起来才称心、称手。

下面的流苏制作也是精益求精,淡灰的丝质流苏,顶贯穿红色料石。颜色挑选清新淡雅,既不能夺了镜子的光彩,又要配上把镜的整体布局。足见皇家工匠的精巧工艺和对御用之物制作时的“战战兢兢”。

小小的把镜,手中之物,制作之时却动用了烧蓝、画珐琅、雕刻、染色,镶嵌、流苏等等若干工艺。要众多部门的精诚合作才可以完成。

总结起来这两面小镜子用现代的语言描述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 低调、奢华、有内涵。小编佩服的简直是五体投地。还有更多的精品文物就在清东陵的慈禧隆恩殿“翰墨留香”等着你来观赏!

文字:王新光

编辑:李 晔

总编:杨晓健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作者:

清东陵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