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AI教育讲师团”昌平区宣讲活动在前锋学校举行。北京市“AI教育讲师团”成员,区教委相关负责人,区教师进修学校相关学科教研员,各中小学教学干部、信息科技等相关学科教师共计400余人参加。
聚焦昌平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际发展需求,活动邀请三位领域内专家,从政策、理论、实践三个维度开展系统培训,为参会干部教师提供全面指导。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基础教育二处副处长李睿围绕人工智能教育工作背景、政策解读、近期重点工作三方面开展培训。他系统解读《北京市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工作方案(2025—2027年)》《北京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2025年版)》的核心要求,详细说明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方式、分学段教学重点及安全伦理要求,并介绍市级课程与应用支撑平台的建设情况,为各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学提供政策依据与资源支撑。李睿在采访中表示,“今天‘北京市AI教育讲师团’首站走入昌平区,主要想助力今年秋季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全面开课。小学阶段侧重于体验,中学阶段侧重于赋能自身的学习生活,高中阶段就更高深高阶一些,要进行一些实践探索创新,所以我们的课程体系总体还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需求”。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副院长卢宇为参会干部教师梳理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核心要素及发展形势。通过系统的理论讲解,帮助参会干部教师建立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科学认知,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逻辑与边界,为后续开展教学工作夯实理论基础。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助理、信息与技术中心主任钟建业聚焦教学实践,通过典型教学案例生动阐释了不同学段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教学设计、跨学科教学组织策略等内容。
在答疑交流环节,参会干部教师代表结合自身实际工作,围绕课程开设实施、不同学段差异推进策略、人工智能技术与伦理等问题积极提问。专家团队结合政策要求与实践经验,进行了恳切而具有操作性的专业解答,引发大家共鸣,有效解决了干部教师在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过程中的困惑。
下一步,昌平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深度融合,着力提升干部教师的人工智能素养与教学能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助力教育事业迈向更高水平。
图文/孙晓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