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丨秋分,人间最美是清秋
2025-09-23 09:37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秋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秋分简介

秋分,“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同“春分”日一样,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

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90天的中间,是初秋和深秋的“分水岭”。

秋分三候

秋分三侯为: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传统习俗

秋分自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节气习俗,竖鸡蛋、粘雀嘴、拜月、放纸鸢等。

01秋分吃秋菜

在岭南地区,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和鱼片一起制成秋汤,秋分的顺口溜也就变成了“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

02粘雀子嘴

秋分这一天,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日粘雀子嘴,免得雀子破坏庄稼。

03放风筝

秋分期间还是客家孩子们放风筝的好时候。尤其是秋分当天,甚至大人们也参与。风筝类别有王字风筝、鲢鱼风筝、眯蛾风筝、雷公虫风筝、月儿光风筝,大者有两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

04送秋牛

秋分时节,民间挨家挨户送秋牛图。

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燥邪为主要外邪。在秋分之前,受暑热余气影响,温燥现象较为普遍;而秋分之后,秋风渐起,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气息加重,凉燥现象逐渐增多

·身体锻炼方面

为预防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升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饮食调养方面

应多喝水,吃清润、温润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乳品、梨等,以起到滋阴润肺、养阴生津的作用。

游园推荐

秋分至,北海银杏染金,御膳坊循秋例。

仿膳茶社承宫廷食制,应 “秋分食酥润,润燥养秋津” 的古训,限时呈献 —— 宫廷莓果酥。

面粉揉底,猪油起酥,叠出 “千层秋浪”;草莓果脯藏芯,嚼见果肉肌理;草莓果茸调馅,裹住当季酸甜;奶酪融味,添一丝绵密乳香;白糖轻缀,不抢果香本真。

咬下酥润落屑,酸甜漫舌尖,配一壶 “浮梁古树红茶”,化秋日燥意,暖微凉时光。

秋分起,叶黄风软,来仿膳把秋日酸甜与宫廷酥脆揣进怀里。


作者:

北京北海公园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