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首都留学人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星海之光”音乐会在丰台区举办。本次音乐会由北京市欧美同学会与丰台区委、区政府联合主办。
音乐会汇聚了以首都留学人员为主的300余位艺术骨干,围绕“黄河颂·血肉长城”“延安颂·伟大作风”“和平颂·神圣战争”“红旗颂·伟大祖国”四大篇章展开。节目分别颂扬了中华民族在抗战中自强不息的意志,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与优良作风,传递了世界人民捍卫和平的共同心愿,抒发了中国人民对祖国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念。
钟声渐息,琴音扬起,舞台中央10名小女孩手拉手,以清澈质朴的童声唱响:“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当唱至“四万万同胞心一样,新的长城万里长”时,红色大幕徐徐拉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合唱团的青年整齐列队,以铿锵有力的合唱接续演唱,展现出振奋人心的场面。
乐声流淌,歌声激扬,《在太行山上》《黄河颂》《保卫黄河》《义勇军进行曲》等经典抗战歌曲接连上演。旋律或苍劲抒情,或雄浑厚重,或急促热烈,或激昂强劲,再现了中华民族在抗战岁月中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壮阔图景,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丰台欧美同学会会长王玉记表示,在排练配乐诗朗诵《回延安》的过程中,自己对延安产生了更真挚的情感与理解;正式演出时,每一句诗句都如心底涌出的热流,仿佛能触摸到黄土高原的脉搏,听见信天游中蕴含的赤子之心。那份炽热的思念、欢欣与自豪令人热血沸腾。这种源自延安的精神力量,也进一步坚定了自己作为欧美同学会一员的责任。他将把这次“回延安”的深切体会,转化为“建丰台”“兴祖国”的实际行动,团结更多海归人才,为新时代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音乐会艺术顾问、丰台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翟实在接受采访时介绍:“我与青年作曲家王佳添合作,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改编创作了双钢琴作品《高楼万丈平地起》。该曲诞生于延安时期,我们在创作中充分汲取抗战精神,对旋律和声、变奏及钢琴技法进行创新编排,并运用双钢琴对话形式,既保留了陕北民歌淳朴刚健的风骨,又赋予其新时代的艺术生命力。从改编到排练,我们不断打磨,直至最后一刻才完美呈现给观众。”
在第三篇章“和平颂·神圣战争”中,丰台区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丁鹏担任总导演。作为曾留学德国与俄罗斯的学长,丁鹏兼具国际文化视野与深厚音乐素养。他在本幕的策划编排中全程把控,从曲目选择到舞台呈现,融合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经典旋律。以16人手风琴乐团为核心,先后演绎了《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喀秋莎》《啊,朋友再见》《游击队之歌》等经典曲目。丁鹏表示,带领手风琴乐团参演,既希望通过经典音乐串联起各国的历史记忆,展现多元文化魅力,也旨在让观众在旋律中感悟和平的珍贵,传承铭记历史、奋勇向前的抗战精神。
历时十个多月的筹备,本次“星海之光”音乐会有哪些特色与亮点?负责人介绍,音乐会注重思想引领,突出群众性活动属性,兼具思想性、故事性与互动性。归国留学人员演唱《我的祖国》《领航》等歌曲,通过艺术共鸣传递社会正能量,展现新时代留学人员及青少年群体的新风貌。
节目编排方面实现多项创新突破:既有双钢琴世界首演作品《高楼万丈平地起》,也有手风琴三重奏《游击队之歌》,还包括钢琴与长笛合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等跨界组合。参与排练的演员纷纷表示:“没想到这样的演绎和组合效果如此出色!”艺术指导方面,音乐会特邀青年指挥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广场合唱指挥杨乐乐担任音乐总监。同时邀请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的教师和学长担任艺术顾问,保障节目艺术水准。
音乐会在丰台区欧美同学会成员冯晓顺领唱的《领航》中压轴落幕。汇演结束后,她感慨道:“《领航》是对历史的跨越性回应,唱出了今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乘风破浪、引领时代的豪情。‘领航’二字,体现的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在新时代应有的担当。作为留学人员,我们愿成为连接中外的桥梁,既传播中国声音,也汲取世界智慧。这是对历史最好的告慰,也是对未来最坚实的承诺。”
首都留学人员和关心支持留学人员工作的各界人士近600人现场参加了音乐会。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记者 原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