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肠道菌群
肥胖通常被定义为由于饮食摄入过多导致体内脂肪过量累积超过一定限度,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的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情况下,身体质量指数(BMI)作为肥胖的表征指标。中国使用的标准与世界卫生组织对肥胖的定义标准略有不同,体重指数(BodyMassIndex,BMI)值在18.5-23.9 之间是体重正常,24.0-27.9 之间为体重超重,BMI值大于等于28则为肥胖。
导致肥胖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饮食、行为和环境等多因素作用都会引起肥胖。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倾向于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今天一起来了解一下群体非常庞大的肠道菌群,当你疯狂想吃东西的时候,会不会是肠道菌群想吃了呢?
厚壁菌和拟杆菌
人体肠道菌群大约包含1500个物种[1],约含有超过100万亿个微生物细胞,这些微生物与宿主形成了一个维持生理活动平衡、物质代谢和能量吸收作用的微生态系统。人类肠道微生物群的建立始于出生前的生命早期,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改变可以影响肠道通透性、消化和代谢以及免疫反应。此外,肠道菌群能够维持宿主的正常生物功能,并与宿主相互作用后可以合成各种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代谢产物。肠道菌群不仅维持人体肠道生态平衡和能量代谢,同时又是人体的一个天然免疫屏障。
科学研究显示了微生物在控制食欲、影响新陈代谢、维持健康和控制体重中的作用。体重控制的关键取决于“肥胖”相关细菌的数量及比例。
每种大型肠道菌群都有许多不同的株系,而不同的株系也有着不同的效应。肠道中最常见的两种微生物就是厚壁菌(Firmicutes)和拟杆菌(Bacteroidetes),在结肠内,它们占据了肠道菌群总量的90%以上。有研究表明,肥胖症肠道菌群中,拟杆菌门数量较少,而厚壁菌门数量增加。
厚壁菌是臭名昭著的肥胖相关细菌。这是因为厚壁菌门的家族成员具有更多用于消化复杂碳水化合物的酶,所以它们从食物中提取卡路里等能量的效率会更高。研究发现,厚壁菌在促进脂肪吸收方面也功不可没。研究者们发现[2],肥胖人群的肠道菌群中的厚壁菌水平相对较高,而瘦人的肠道菌群中更多的是拟杆菌。
实际上,这两种细菌的相对比例(即厚壁菌/拟杆菌比值) 在决定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上十分重要[3]。此外,科学家们也发现,较高水平的厚壁菌会启动相关基因,从而增加了肥胖、糖尿病甚至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
因此可以尝试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来改变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的比例,改善或者预防肥胖。膳食纤维可调节肠道pH值,改善有益菌的繁殖环境,纠正肥胖者肠道微生态紊乱。研究表明,膳食纤维可增加拟杆菌门与厚壁菌门在肠道中的比例,从而避免肥胖的发生。Walker等[4]对 14 名控制饮食的超重男性的研究显示, 高抗性淀粉饮食可使肠道中厚壁菌增加, 非淀粉多糖和低糖饮食可使拟杆菌增加。Wu 等 对 98 例饮食控制的受试者行肠道菌群测序发现, 改变饮食 24h内, 微生物组群可发生变化,但 10 d 内的肠道菌群仍保持之前的稳定状态, 表明肠道菌群的改变需要长期饮食干预。因此,通过饮食来调整肠道菌群,不能太心急,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有效果。
参考文献
[1].Hu R.&S. Wu&B, Li, et al.Dietary ferulic acid and vanillic acid oninflammation, gut barier function and growth performance in lipopolysaccharide challenged piglets[J].Anim Nutr,2022,8(1):144-152.
[2]“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about Multiple Sclerosis,” Multiple Sclerosis FAQsand MS Glossary, accessed January 12,2015.
[3]Multiple Sclerosis Statistics," Statistic Brain RSS, accessed January 12, 2015.
[4]陈浩嘉,陈有仁,吴寿岭. 膳食纤维和肠道菌群与肥胖关系的研究进展 [J]. 医学综述, 2019, 25 (05): 839-84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健康管理中心
营养师
南霞
营养学硕士, 毕业于山西农业大学,擅长糖尿病、慢性肾炎、高尿酸、高血脂、肥胖等慢病的营养管理;肿瘤放化疗的营养支持;大脑疾病的营养管理。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