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新时代好少年”主题读书线下示范活动在顺义区龙湾屯中心小学校举办。本次活动由教育部关工委、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顺义区教育系统关工委联合举办,主题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活动通过组织“五老”与青少年“共读一本书、共诵一首诗、共讲一个故事、共忆一段历史”等方式,引导青少年儿童深入了解抗战历史,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家国情怀,勇担时代使命。

在“共读一本书”课堂活动中,顺义区西辛小学退休教师马红霞采用“视听联动+互动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研读反映顺义抗战历史的书籍《寒凝大地》。马红霞通过分享书中的经典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全书的核心内容。她还为学生们准备了“华夏书卡”,鼓励学生坚持阅读红色经典,使历史记忆在阅读中深深扎根。
“读《寒凝大地》这本书,我了解到龙湾屯、焦庄户地区抗日英雄的事迹,更深切地体会到祖国如今的繁荣来之不易。我们要铭记历史,努力学习,为祖国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龙湾屯中心小学校五年级学生张佳潼说。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在“共诵一首诗”环节,顺义区老干部朗诵艺术社团团长王金广来到了学生身边,用声音传递红色力量。他深情朗诵了欧震的《不朽》和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从诗歌的文字美、韵律美、朗诵美切入,结合“内三外四”技巧、面部表情与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掌握朗诵要领,深刻理解作品内涵。在“老少共读”中,王金广逐一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在朗诵中领悟诗歌里的赤子之心。

在“共讲一个故事”课堂上,顺义长青林场退休干部李保忠讲述了“顺义英烈第一人”(即当地第一位共产党员)的故事。他借助本地英雄事迹,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英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在互动环节中,学生们在卡片上写下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名字,并主动分享海娃、王二小等抗日小英雄的故事,随后将写有英雄名字的卡片拼贴成“英雄谱”,进一步加深了对英雄精神的理解,增强了传承意识。

此次读书活动中,学生们还走出校园,前往焦庄户地道战遗址纪念馆,沉浸式体验抗战历史。在“共忆一段历史”环节,顺义焦庄户首任抗日民兵中队长马文藻之子马成,详细介绍了焦庄户地区人民的抗战历程,讲述了地道挖掘的艰辛过程、克服困难所展现的创新智慧,以及运用地道作战的战术巧思等,全面展现了焦庄户人民在抗战中的勇气与智慧。学校红色小导游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结合展品生动讲解地道战故事,并深情朗诵《致先辈》,以此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深切缅怀。
“今天的课堂上,我了解到了抗战英雄们曾用鲜血抗击敌人的历史,从而更真切地感受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六年级的叶欣妍感叹道,“‘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基因’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牢记的责任。”
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姚喜双,北京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雪、副主任线长久,顺义区委教育工委书记、教委主任孟朝晖,顺义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教育系统关工委主任张旭东,顺义区教委副主任王金龙现场观摩,顺义区“五老”代表以及龙湾屯中心小学校师生参加活动。
(采写:智雨荷;主办方供图;编辑:邓丽;复审:常悦;核发:冉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