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多家权威媒体聚焦十堰,展开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关注与报道,其中,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新闻》对郧阳区林下经济发展,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进行了深度聚焦,央视农业农村频道《田园帮帮团》,以《乡村游的“蜕变”之路》为题,深入挖掘丹江口市白杨坪林区白杨坪村的发展特色亮点,时长达25分钟,首都广电、北京青年报分别围绕十堰文旅、教育、汽车产业等领域展开深入报道。
央视聚焦
郧阳区林下经济发展
9月22日晚,央视综合频道(CCTV-1)《晚间新闻》栏目专题报道郧阳区依托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资源,推动林下经济全产业链发展的创新实践,生动展示我市从“靠天吃饭”到“向山取宝”转型的绿色发展画卷。
报道提到,郧阳区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全区林下经济经营利用林地面积达60万亩,建成林下野生菌交易加工中心与研发中心,同步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3万亩、林下野生菌种植5万亩,林下经济产值突破2亿元,带动当地群众户均年增收1万余元。如今,林下经济已成为赋能生态保护、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绿色富民产业。
市林业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我市围绕“建设全国‘两山’实践创新引领区”的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与产业振兴。在严格保障核心水源区水质安全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在全省率先编制出台林下经济发展专项规划,通过做强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串起富民链等一系列举措,推动林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截至目前,全市林下经济经营总面积达867万亩,规模稳居全省首位;参与林下经济发展的农户达69万人,预计今年全市林下经济综合产值将突破120亿元。
丹江口这里的乡村游
登上央视
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田园帮帮团》栏目播出丹江口市白杨坪林区白杨坪村 《乡村游的“蜕变”之路》,时长达25分钟。
据了解,CCTV-17《田园帮帮团》是一档以“节目+服务”为特色的媒体融合传播节目,携手“帮帮团专家”,深入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心贴心为农民解决生产经营困难。
首都广电聚焦
京堰车载视听产业对接活动
"智启视界 声动车城"——京堰车载视听产业对接活动,在十堰传媒中心隆重启幕。首都广电微信公众号以题为《全球首个!车载菁彩声Audio Vivid标准首发!京堰携手共拓车载视听新赛道》,对该活动进行了报道。
本次活动由十堰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广电局共同主办。北京市广电局副局长级领导孟锐,十堰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柯贤国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旨在推动北京与十堰在车载视听领域的深度合作,共同把握视听科技与汽车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机遇。车载视听不仅具备信息传播、娱乐休闲的基本功能,还日益成为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带来全新体验。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载视听进入发展快车道。活动中,业内顶尖专家、知名企业代表共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与成功案例,探讨车载视听领域的未来发展路径,为公众揭开车载视听技术的神秘面纱。
全球首个车载菁彩声Audio Vivid标准在此次活动中全球首发,标志着我国在车载音频标准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此次京堰车载视听产业对接活动,推动了京堰两地在新一代车载视听技术、标准制定、应用场景等方面的深度合作,为十堰探索车载视听服务新业态、打造“人、车、生活+”等生态场景应用方面提供有益思路。更为推动车载视听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跨界融合的深入,车载视听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十堰也将持续聚焦智慧出行,让汽车产业链在协同发展中不断优化升级,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推汽车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北京青年报:北京十堰签署
京堰研学战略合作协议
北京青年报以题为《北京十堰签署京堰研学战略合作协议》,对北京十堰双方将围绕研学课程开发、线路设计、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进行了详细报道。
据了解,北京青年报新媒体有限公司与十堰文旅体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京堰研学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两家共同组织两地的青少年学生到各自的城市进行研学,让双方城市的孩子,在互动中加强了解。
今年11月份,500名北京学生将到十堰研学。届时,北京学生将到丹江口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郧阳区等地实地研学。随着研学项目的逐步推进落地,将进一步促进两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十堰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央视新闻、首都广电、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