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当地时间9月14日,第74届德国ARD国际音乐比赛落下帷幕。23岁的中国青年钢琴家王丽雅凭借细腻、真挚的演奏,一举夺得钢琴组第一名、观众奖等6项大奖,成为首位斩获该赛事钢琴组最高荣誉的中国大陆选手,其表现获德国媒体盛赞:“在慕尼黑赛场,这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让我们看到了钢琴演奏未来的可能性。”
创办于1952年的ARD国际音乐比赛,是德国规模最大、最具权威性的古典音乐赛事,也是世界国际音乐比赛联盟(WFIMC)认证的顶尖赛事之一。ARD比赛每年更换参赛类别,本届聚焦单簧管、钢琴与小号三大门类,吸引了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份申请,经严格初筛,最终169名选手站上慕尼黑的赛场。
“87%的参赛者来自德国以外的国家,评审团由国际顶级音乐家组成,每一轮考核都像一次‘全方位体检’。”赛事组委会工作人员介绍,ARD比赛以“综合难度高、选拔标准严”著称,钢琴组竞争尤为白热化——演奏曲目需涵盖古典主义到印象派,兼顾独奏与协奏形式,对选手的技术功底、风格把控与舞台表现力提出极高要求。
此前,中国选手仅在该赛事大提琴、中提琴类别摘得头名,钢琴组最高荣誉始终与中国大陆选手无缘。1972年中国台湾钢琴家陈必先曾夺冠,时隔53年,王丽雅的胜出填补了这一空白,为赛事再添一股中国“新声”力量。
“10天里历经4轮比赛,每天都像在闯关。”王丽雅回忆,赛程紧凑程度远超预期,对体力与脑力都是极大考验,“第一轮出成绩时是晚上8点,第二天上午9点就要进行下一轮,必须赶快调整情绪投入准备。”
本届钢琴比赛曲目难度颇高:第一轮需演奏不超过3分钟的斯卡拉蒂作品、肖邦练习曲、巴赫平均律和一首现代派作品,考核音乐风格与个人审美;第二轮为50分钟独奏音乐会,涵盖古典主义奏鸣曲、浪漫派与印象派作品,检验选手对不同时期作品的差异化演奏能力;半决赛需演绎古典主义时期协奏曲,以及一首新作品。决赛则演奏浪漫派以后的协奏曲,王丽雅最终选择演绎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她的演奏风格兼具细腻与激情,既展现出深厚的技术功底,也传达了丰富的音乐层次与情感,最终获得了钢琴组第一名及观众奖。
“我完全没料到自己能闯进决赛。”得知晋级决赛后,她连续两晚通宵练琴——尽管决赛曲目早已烂熟于心,她只是想借由指尖与琴键的磨合,让躁动的心情平静下来。可即便如此,在决赛前最后一次与乐团合练时,她的演奏仍中断了五六次。走出音乐厅,王丽雅第一时间联系了导师陈曼春。陈老师嘱咐她:“现在什么都别想,好好休息。接下来这几小时,试着沉下心来,把自己当成圣-桑,当成一个心里干干净净、只装着音乐的钢琴家。”这番话让她紧绷的神经渐渐松弛。陈老师又补充道:“比赛、名次,这些都是身外之物。你得先想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音乐家最珍贵的特质,就是能跳出世俗的纷扰;要是现在能做到心无旁骛,不被音乐之外的事搅乱心绪、影响状态,你才算真正破茧成蝶。能做到这些,比拿任何奖项都更有意义。”
决赛时,王丽雅摒弃杂念,专注于作品演奏。演奏结束后,她在后台忍不住落泪:“不管成绩如何,我弹得很投入,很感动,把对音乐的理解完整传递出去了。”公布奖项时,她完全未期待自己能拿第一,当她听到第三名、第二名的获奖者名字时,甚至一度认为第一名会空缺。直到工作人员将她引上台,她才意识到自己获得了第一名。
赛后,德国古典音乐新闻网站“musik-heute”评价其演绎:“为古典音乐注入新活力,在圣-桑《g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刚柔并济,既展现实力,又传情达意。”
王丽雅9岁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至今,一直师从钢琴家、教育家陈曼春。
在陈曼春眼中,王丽雅虽身体瘦小、手部条件并非演奏家的“最优配置”,但综合能力尤为突出:“她智商出众,记忆力、理解力与思维逻辑性极强,不仅对音乐有着敏锐的感受力,在舞台上的掌控力也远超同龄者,读谱与掌握新作品的速度更是让人惊喜。”更难得的是其人品:“她是一个内心柔软、善良的女孩。对待老师、同学都很真诚、亲和。从小到大,对待任何演奏机会都很重视,无论是给其他同学弹伴奏还是演奏新作品,都愿意参与,并且全情投入、认真负责。”
在陈曼春看来,此前多年参赛未获佳绩,并非王丽雅能力不足。艺术领域的职业比赛,本是学生磨炼技艺、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渠道,但结果从来不是绝对的——艺术审美只有相对标准,评审结果往往受评委会偏好影响,未晋级、未获奖,绝不等于实力不济。
此次王丽雅能在ARD国际音乐比赛中夺冠,离不开陈曼春“拒绝短板、全面培养”的理念。陈曼春认为:“年轻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理解还不够深厚,不能早早因个人偏好而设限。就像孩子需要均衡营养才能健康成长,学音乐也要‘什么都能弹、什么都能弹好’,打下扎实全面的基础,未来再根据自己的方向侧重发展。”
ARD比赛的冠军荣誉,将为王丽雅带来更多机会,艺术道路充满无限可能。对此,陈曼春期待满满:“她的素养足够全面,无论是未来投身教学,还是作为职业钢琴家,都很适合。”
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韦丹文认为:“王丽雅的成长是学校‘培养有情怀、有知识、有个性的艺术家’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她的演奏没有‘套路化’表达,朴素情感与细腻处理能让听众瞬间走进音乐世界。作为完全由中央音乐学院自主培养的国际大奖获得者,她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钢琴家的实力。”
纪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