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前门·中华美食荟”自9月26日开幕以来,以40余家省市驻京办事处、驻京联络处美食汇聚的独特吸引力,持续点燃东城消费市场。不仅国庆中秋小长假期间客流、销售实现双增,节后更迎来大批北京本地市民“打卡”热潮,同时带动前门后街客流攀升,成为人们品尝全国美食的新去处。东城区正依托此次活动经验,谋划将其打造成常态化品牌IP,为区域消费持续注入动能。
国庆假期是美食荟的首个消费高峰。数据显示,假期期间,美食荟区域日均人流超19万人次;销售额同步高涨,10月7日单日销售额突破85万元,潮汕海鲜、福州非遗灌蛋以及吉林驻京办雪松宾馆带来的锅包肉等成为爆款,部分商户烤串日均销量达2000至3000串,兰州牛肉面每晚营业时间结束前便提前售罄。
假期过后,热度未随游客返程消退,反而因本地市民的加入更显“接地气”。10月12日,区域人流回升至13.4万人次,销售额攀升至112.9万元。“连续来吃了5次,这就是家乡味!”一位甘肃老乡的感慨道出众多本地食客心声,还有北京大爷点赞宁夏滩羊“和在当地吃的口味一模一样”。“晚上10点还能看到排队的食客,大家对美食的期待特别打动我们。”各驻京办相关负责人纷纷表示。
此次活动还带动了前门后街的人气。为引导客流分流,活动方在前门大街、鲜鱼口街主要路口等20个点位设立“前门·中华美食荟”主题指引标识,国庆期间后街人流显著增加,已能与主街媲美。“以前逛前门只走主街,现在后街有美食、有艺术装置,逛着更有烟火气了。”市民王女士说。
每日10时30分至22时的全天候营业时间,也让美食荟成为北京夜间消费新选择。不少上班族下班后专程前来,点一份5元的福州芋泥、10元的甘肃浆水酸奶,或是25元一份的甜皮鸭,在华灯初上的前门街头享受夜宵。据了解,浆水酸奶日均销量超1000盒,常提前售罄;老川办摊位使用的环保纸皮碗单日用量最高达2000个,印证消费需求旺盛。
此前,驻京机构美食联盟已与天街集团签约,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计划将“前门·中华美食荟”系统性、常态化运营。“我们希望通过整合全国美食与文化资源,让前门的烟火气更旺、文化味更浓。”天街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也是东城区优化高品质消费供给、推动文商旅融合的重要实践。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开幕以来,已有更多省市驻京办表达进驻意愿。未来,美食荟或将推出“省市主题周”等创新形式,让市民深入体验单一地域的饮食文化。截至10月31日活动结束前,市民仍可前往前门大街,品南北风味、赏中轴秋色,感受千年商街的新活力。
文字:付敖蕾
图片:天街集团 甘晓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