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法治平行会议顺利召开,今年聚焦“土地经营权流转”
2025-10-15 16:2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就是保护农村生产力,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不仅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关系农民切身利益和乡村发展稳定的关键环节。

2025年10月12日至15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隆重举行。10月14日,由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法治平行会议”顺利召开。会议聚焦“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法律适用与政策执行”,汇聚理论与实务界等多方智慧,共商法治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之策,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法治力量。

本次会议设置嘉宾致辞、主旨演讲、理论研讨、会议小结四个环节,旨在通过深入研讨凝聚共识,推动土地经营权流转在法治轨道上有序运行。会议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齐晓丹主持。

嘉宾致辞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单国钧在致辞中指出,高质量司法审判是土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的重要保障。北京法院要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依法审慎审理涉土地经营权流转案件,主动加强实证研究,统一裁判标准,规范流转行为,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北京法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以更高质量的司法审判、更优水平的专业服务,为服务首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薛强在致辞中强调,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举措。应坚守耕地保护、生态安全、农民利益底线,以搭建多方交流平台凝聚共识为路径,在北京高院指导下强化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精准审理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纠纷,为土地有序流转和乡村振兴提供司法保障。

北京市平谷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子腾在致辞中指出,平谷区作为首都农业大区,始终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引领改革实践,积极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探索法治保障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新路径新方法。本次会议聚焦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深层次法律问题,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高大尚平谷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激励计划特聘教授高圣平以“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争议问题”为主题,从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行政许可、担保融资等方面,系统梳理了当前土地经营权流转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剖析了土地经营权的流转规则及法律适用的主要争议。

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杜军以“充分发挥涉农审判职能,服务保障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主题进行演讲。他表示,需厘清土地经营权基础理论性质及案由分类指向的法律关系,强调司法要衔接政策与法律、落实“三权分置”决策部署,重点破解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争议难题,要深化调研、强化专业审判、做好审判机制调整与各方工作协同。

理论研讨

理论研讨环节由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扬主持。与会嘉宾通过“府院联动:行政与司法的互动衔接”与“观点争鸣: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碰撞”两大板块,就土地经营权流转案件的审理难点与解决思路进行了深入交流。

府院联动:

行政与司法的互动衔接

北京市委农工委、市农业农村局二级巡视员王修达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性出发,围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组织成员认定方式及农村土地利用方式等方面内容,阐述了如何认识农民土地权益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在法律框架下精准识别与特别保护的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中国农业农村法治研究会副会长李蕊围绕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政府规制问题,讲解了何以规制、规制什么、如何规制,强调要在促进流转效率、保障公平与防范风险之间寻求平衡,不断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规则体系。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教授肖鹏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实施过程中执法与司法环节的协同配合问题,分析了当前衔接中存在的认定标准不一、程序衔接不畅等难点,并提出完善相应机制,构建行政与司法良性互动新格局。

北京平谷区人民法院峪口法庭庭长张虹雨基于丰富的基层审判经验,归纳了平谷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的主要类型与特点。她提出,应强化源头治理,推动建立“人民调解、行政协调、司法确认”相结合的多元解纷体系,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观点争鸣:

理论与实践的对话碰撞

国家法官学院教授胡云红结合新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与实践中的详实数据,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认定要件为逻辑起点,聚焦五类特殊主体,深入剖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历史沿革、法律标准与现实挑战。

河北省廊坊市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杨帆直面司法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困境,从典型案例入手,提出了构建法定标准的量化实施体系、填补特殊情景规则空白、强化权利救济保障力度等破局思路。

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刘洋阐释了民主议定程序在维护集体意志、保障程序公正方面的核心价值,并系统分析了违反民主议定程序对涉农合同效力的具体影响,强调民主议定程序的重要性,保障农村集体利益,为农村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司法保障。

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张丹芳梳理了北京地区土地流转的案件类型和实际情况,并从司法审查与规则完善的角度,提出了体系化的防范与应对策略,为司法实务提供了有益借鉴。

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三级高级法官赵纳通过翔实的数据和案例,揭示了土地经营权投资入股的操作模式和法律困境,并就如何完善制度设计、保障农户股东权益提出了意见建议,为制度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会议小结

会议最后,齐晓丹进行会议总结表示,此次会议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积极响应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要求和现实需求,为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行业部门和社会大众提供了解农村土地政策和司法裁判规则的窗口,共同为深化农村土地改革、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了法治力量。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玉奇、北京市政协委员赵一凡等应邀出席会议。来自北京三中院及其辖区基层法院,天津蓟州、河北三河、河北兴隆三地法院法官,平谷区各乡镇街道、农业农村主管部门负责同志等共计200余人参会。

供稿:北京三中院、北京平谷法院

作者:田媛、李文文、马向丽

摄影:郑晓娇

编辑:胡凯程、刘宇航

审核:张磊


作者:

京法网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