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抓落实
2025-10-20 11:4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这里的时时放心不下既饱含一种时刻牵挂、念兹在兹的情怀,也体现一种高度负责、不辞辛劳的态度。推进强国建设、复兴伟业必须强化责任担当,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动力。

体现为“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我们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担当。忧患意识不是悲观、没有信心,而是一种未雨绸缪的先见之明和拼搏进取精神的表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各类矛盾和风险易发期,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广大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忧患意识,培养一种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见微知著能力,时时、事事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抓早抓小,未雨绸缪。

体现为“为党分忧”的责任担当。挺膺担当、履职尽责,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政治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以身许党、夙夜在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积极担当作为的精气神为党和人民履好职、尽好责。新的征程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克,党员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主动投身新时代的实践舞台,积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临危不惧的进取者、舍生取义的逆行者,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勇于挑重担子、啃硬骨头、接烫手山芋,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业绩。

体现为“造福于民”的深厚情怀。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呼,我有所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时时放心不下,放不下的是群众的安危冷暖,是群众的所盼所需。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为民造福当成最大政绩,时刻以人民利益为先、以群众期盼为念、以民生福祉为重,积极投身基层一线,进院坝、坐炕头、到地头,及时了解群众的疾苦冷暖,认真研究解好民生难题,写好民生答卷,以自身的满分行动换来群众的满分幸福。惟此,才是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公仆本色,真心实意为群众谋福祉。

行动诠释责任担当。新征程上,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才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作者:

文天下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