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
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阴气始凝。

以下是霜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霜降节气的特点:霜降是反映温度变化的节气。此时天气渐寒,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燥明显。进入霜降节气后,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就全国平均而言,霜降是一年之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时节。
霜降节气的风俗:
登高: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云淡风轻,登高远眺,心旷神怡,但是早晚温差变化大,注意保暖。
赏菊:霜打菊花开,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尤其是南方的大地萧索,但菊花却竞相开放。10月23日至24日我国很多地方会举办菊花展、菊花会,赏菊饮酒,以表达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戴。
吃柿子:霜降时节,一些地方要吃柿子。民间有说:霜降吃丁柿,不会流鼻涕。霜降的时候要吃柿子,不然冬天嘴唇就会开裂。霜降之后的柿子皮薄肉厚,营养价值高,含有不少的维生素C。
送芋鬼:送芋鬼是霜降后辟凶纳吉的一种方式。人们会将瓦片(土块)堆砌成河内塔,塔中点干柴,火苗越晚越好,直到瓦片烧红,再将河内塔推到,用烧红的瓦片来热熟芋头或红薯,当地人称为打芋煲。最后再将瓦片或土块丢到村外,这就是送芋鬼。
吃萝卜:在山东,霜降到时人们会去拔萝卜。做法丰富,生吃,凉拌,热菜,汤饮,粥品,巧妇还会用来做药膳。
以上就是霜降节气的特点和风俗。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地区差异,不同地方的霜降风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编辑:张燕梅
责编:王 卫
审核:闫振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