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暑假,女儿说要带我们去新疆玩15天,还特意选了“天山号”专列。一听这名字我就觉得新鲜,这辈子出去旅游,从没试过一次玩这么久,更别说坐着火车逛新疆了。
为了保存体力,我们先坐飞机到了乌鲁木齐,在车站和大部队汇合时,我才发现这趟专列真热闹。几乎都是拖家带口的,有祖孙三代挤在一块的,也有小家庭结伴的,少则两三个人,多则六七口,车厢里时不时传来孩子的笑闹声和老人的聊天声,倒比寻常旅行多了几分烟火气。女儿说,这样的旅程就该家人一起,热热闹闹才有意思,现在想来,确实是这么回事。
新疆的大,是我踏上旅途后最直观的感受。我们一会儿在北疆看林海,一会儿又到南疆访古城,常常是今天在火车上过夜,明天住一晚酒店,下了火车还要转乘大巴,光是去帕米尔高原,就坐了整整5个小时的车。车窗外的景色像翻书似的换,刚闪过一片绿油油的草原,转眼就变成了光秃秃的戈壁,让人忍不住直咋舌:这地方可真够辽阔的。
旅途中的温差冰火两重天更是让我开了眼界,最热的要数火焰山,刚下车就像被扔进了蒸笼,高高的温度柱上地面温度78度。我正纳闷路边怎么有人卖鞋,旁边一位大爷笑着解释:地上烫得能粘住鞋底,不少人需要换双鞋呢。
我赶紧拉着外孙女往阴凉处躲,连呼吸都觉得烫喉咙。可到了帕米尔高原,又像是掉进了冰窖,大风刮得人站都站不稳,我们把带的最厚的衣服全裹在身上,还是冷得直哆嗦,好在停留时间不长,不然真扛不住。
要说美景,有个赛里木湖可那画面却刻在了脑子里。湖水清得能看见底下的石子,远处的蓝天和水面连在一块,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水,外孙女举着手机拍个不停,嘴里念叨着:太漂亮了。
独库公路更是让我觉得“酷”,车子沿着山路盘旋,一边是陡峭的岩壁,一边是深谷,偶尔能看见牧民赶着羊群从路边经过,像撒在绿毯上的珍珠。还有那些胡杨,有的歪歪扭扭地立在戈壁上,有的枝繁叶茂透着生气,导游说它们能活三千年,真是了不起。
一次导游把我们带到一个大饭堂,里面摆满了横条桌凳,饭堂后面是一个大院,摆满了各种新疆美食供游客们挑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就和自助餐一样,只有几样美食羊肉串,烤羊排等是限量的。拿着盘子不知道选什么好。人们尽情地吃着说着笑着,好一番热闹的景象。还有各种水果真是丰富,有西瓜、哈密瓜,还有晒得红彤彤的葡萄干,甜得人舌尖发颤。大盘鸡和在北京吃的完全不一样,鸡肉炖得烂乎乎的,土豆绵密入味,连汤汁拌米饭都能吃下两大碗,女儿说这才是新疆的味道。
不过最让我奇怪的,还是新疆的太阳。有天晚上10点多,我推开酒店窗户,只见太阳还高高挂在天上,明晃晃的像下午两三点。外孙女拿着手表给我看:姥姥你看,真的10点了。我这才明白,为啥这里的水果那么甜——日照时间长,果子里的糖分都攒足了呀。
15天的旅程在火车的颠簸中慢慢过去,回程时外孙女趴在车窗上,舍不得地望着远处的雪山。我摸了摸她的头,心里也觉得暖乎乎的。这趟天山号专列,载着我们看过了冰火两重天的奇景,尝过了甜到心里的瓜果,更记下了一家人挤在车厢里有说有笑的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