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医科普 | 植物界的“活化石”——银杏
2025-11-18 12:00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秋风拂过,满城尽带黄金甲,金黄的银杏叶如蝴蝶飞舞,铺就梦幻的“黄金大道”。银杏看似寻常,却是地球上最独一无二、最富传奇色彩的植物之一,集生态、人文、科研与药食价值于一身,是植物界独树一帜的“活化石”。

一、独一无二的“遗民”

在植物分类学中,银杏是名副其实的“独苗”,它属于裸子植物门银杏纲银杏目银杏科银杏属,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是第四纪冰川运动后存活下来的最古老植物。其近缘类群均已灭绝,单属单种,是银杏类植物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品种,素有“世界第一活化石”、“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民间有“爷爷种树,孙辈收获”的说法,因此又叫“公孙树”。

二、亿年存活的“生存密码”

银杏能活上亿年,自有一套自己的“生存密码”,这其中既包括独特的繁殖方式,也涵盖了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它是典型的“雌雄异株”植物,雄树只开雄花,产生花粉,雌树只开雌花结“白果”(种子),保证了花粉传播的精准性。银杏生命力的顽强,最具说服力的当属 1945 年广岛原子弹事件,爆炸后的焦土之上,银杏重新萌芽、恢复生机,成为废墟中最早复苏的生命之一。除了抗极端环境,银杏对病虫害、汽车尾气、烟尘等污染也有极强的抵抗力,成了城市里的“行道树明星”。

三、药食两用的银杏果

银杏的种子,即我们常说的 “白果”,既是餐桌上的食材,也是传统的中药材。但需注意的是,白果毒性较强,成人过量食用(尤其是生吃)可能引发中毒,儿童误食 5 颗以上就可能出现不适,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因此在食用和使用过程中暗藏 “陷阱”,需格外谨慎。

白果的食用历史可追溯至宋代,是当时的宫廷贡品。元代《食物本草》首次称其为“白果”。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详细记载了白果的名称由来和特性:“白果,鸭脚子。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

作为食材,白果的食用方式多样,可炖汤、煮粥,风味独特。作为药材,白果味甘、苦、涩,平;有毒,有敛肺定喘的功效,临床上常用来治疗哮喘、痰多等呼吸系统疾病,对于尿频、遗尿、白带过多等症状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不过,白果的“坑”也不容忽视。白果的外果皮中含丰富的脂肪酸,经分解后会产生丁酸(粪便特征气味)、己酸(汗臭味)、丁酸甲酯(菠萝腐败味)和己酸甲酯(奶酪酸败味)等物质,混合出脂肪变质加水果腐烂的刺鼻气味。

四、银杏果的食用小妙招

未经炮制的银杏果(白果)中含有银杏酸、氢氰酸、致敏蛋白等毒素,皮肤直接接触白果汁液易引发皮炎,食用不当(生吃、过量)则可能导致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因此食用白果前需戴手套剥去外壳和绿色胚芽,再用开水煮沸去除毒性后进行烹饪。

1.椒盐白果。方法:敲破白果壳,炒锅中放入花椒、盐、少许味精,倒入白果,中火炒至成熟即可。

2.牛腩白果煲。方法:牛腩洗净切块,入油锅小火煎至表面变色;白果提前清水浸泡一晚并剪口,放入炒锅小火炒至果壳裂开,取果肉;将果肉、牛腩一同放入砂锅,加香叶、八角、花椒、葱姜、土豆块、西红柿块、少许酱油和盐,倒入清水,炖煮 60 分钟。

注意:白果即使是熟食也不可过量,每次食用量建议控制在6g以下。其中成人每次食用量不超过10-12粒,儿童不超过5粒,5岁以下幼儿应避免食用。

五、银杏叶的药用价值

银杏的价值不止于果实,银杏叶的药用记载同样历史悠久,中医应用已逾千年。中医理论认为银杏叶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用来治疗肺虚咳喘、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等病症。如今银杏叶口服液、银杏叶滴丸、银杏叶片等药品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

结语

银杏不仅是植物界的 “活化石”,见证着地球生命的演化变迁,还以药食同源的独特价值滋养着人类,既蕴含着顽强生存的生命智慧,也承载着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兼具生态、人文与药用价值,是自然赠予人类的宝贵财富。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药剂科

初级中药师

翟艳鑫

北京小汤山医院初级中药师,中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临床医学院。在校期间,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参与多项市局级课题研究、专利及论文发表,发表核心论文一篇,核心科普一篇。

作者简介

药剂科

副主任药师

陈尚岳

北京小汤山医院副主任药师、临床中药师(通科方向)、执业中药师。就读于沈阳药科大学,获硕士学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中药骨干人才优秀学员”,2022年首都卫生健康“未来之星”培育计划“科普达人”。兼任多项社会职务,擅长中药炮制、鉴别、临床指导及科普宣教。

温馨提示

北京小汤山医院为医保A类定点医院,无需选择定点医院

北京小汤山医院官方微信小程序支持线上预约挂号


作者:

北京小汤山医院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