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发布中文分级阅读六大科研成果,破解青少年阅读痛点
2025-11-22 16:09 来源:  北京号
关注

日前,在第七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期间,“中小学分级阅读课程建设与教学指导实践”论坛暨“儿童青少年中文分级阅读”研究成果发布会举行。会上,中国儿童青少年六大中文分级阅读系列科研成果正式揭开面纱,配套“智慧分级阅读平台”同步上线。这标志着中文分级阅读告别经验判断的传统模式,为破解青少年阅读“读什么”“怎么读”“读得怎么样”三大行业痛点,提供了系统性、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携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京师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启动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制及应用研究”项目。项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边玉芳教授担任负责人。

发布会上,边玉芳详细解读了儿童青少年中文文本语料库及分级词表、中文文本分级标准与分级模型、阅读能力测评工具与分级标准六大核心成果,引领儿童青少年真正走向“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作为整个体系的基石,项目攻克了基础资源短缺的难题,打造中国儿童青少年中文文本语料库及中文分级阅读分级词表两个成果。”边玉芳说。

在语料库建设方面,针对当前国内缺乏公用开放大型儿童青少年读物语料库的现状,项目团队结合 3~15岁儿童青少年阅读特点,遵循内容经典优质、文本类型丰富、出版年限较新、各年龄段配比均衡的选材原则,经过语料采集、录入校对、精细加工等多道工序,建成总字数超5300万字的大规模语料库,为中文分级阅读科学化、标准化发展筑牢数据根基。

在分级词表研制方面,形成收录 19512个词语的分级词表。该词表聚焦3~15岁儿童青少年群体,采用词频、跨文本分布情况、首现册数等多指标,结合聚类算法、等级细分与专家经验进行分级,既满足分级阅读实践需求,又能通过规范化规则实现自动化迭代更新,为文本难度分级、分级读物编撰及儿童产品用词规范提供了可靠依据。

为建立科学统一的文本分级准则,项目团队研发了中国儿童青少年中文文本分级标准与分级模型两大成果,填补了中文文本科学分级的行业空白。

儿童青少年中文文本分级标准将文本划分为12个难度等级。该标准为不同阅读水平的儿童青少年选择适合其阅读的课外读物提供参考标准,为科学实施个性化、精准化的分级阅读指导提供参考依据,为出版行业及作者编写适合不同阅读水平儿童青少年阅读的读物提供参考框架。

儿童青少年中文文本分级模型通过公式法、机器学习法、神经网络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等多种科学方法,构建起高准确率的自动化文本分级模型。目前建成的四个不同方法的最优分级模型,在准确率、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势,实现了中文文本难度的科学判别,推动分级模型体系向“智能化—经济化—可扩展化”协同发展,为教育评估与个性化阅读推荐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为解决阅读评价难的问题,项目团队研发了中国儿童青少年阅读能力测评工具与分级标准,实现对阅读能力的精准量化评估。作为成果落地的核心载体,“智慧分级阅读平台”在论坛压轴环节正式发布。平台整合四大科研成果,以“测—学—练—评”闭环服务为核心,具备三大核心功能:智能测评生成个性化能力画像,精准推荐适配读物与微课资源,数据追踪为教学调整和家长指导提供支撑。

北京优秀阅读推广人、中关村三小中央图书馆阅读指导专家朱新娜说:“分级标准充分考虑了科普阅读自身的特征,根据儿童和青少年认知发展阶段性特点及其对外界事物的认知接受规律进行科学设计,不仅为出版方提供了权威的编辑出版依据,也为家长选书提供了清晰可靠的参考标准,更解决了图书馆为不同年龄段孩子精准推荐科普读物的核心痛点。”

此次活动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联合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青少年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研制与应用”课题组共同举办。

采写:焦轩,学校供图,编辑:张广林 复审:常悦 核发:冉阳


作者:

现代教育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北京日报新媒体平台“北京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北京日报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未经许可,不得转载。